首页 > 资讯 >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精神疾病相关概念

精神疾病

或称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

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精神

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与精神发育迟滞。

二、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生物医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还原论,即认为所有疾病均可线性地还原到某一病因或发病机制。在这一观点指导

下,人们将那些“有明确病因的”

“有组织形态改变或明确发病机制的”疾病归于器质性疾病,而将那些未能

找到肯定的病因和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疾病归于功能性疾病。然而,新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类不但是生物学的人,

同时还是心理的人和社会的人,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使人们认识到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

在内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中某一因素为主的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

生物因素

 1.

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功能性疾病患者遗传到的是亲代的易感素质,不但包括同种疾病的易患趋向,也

包括病理心理和生理素质。

2

.理化生物性因素

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的感染,中毒,外伤,癌瘤,缺氧,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血管

与变性疾病等,以及高温中暑,放射线损伤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引起精神障碍。例:

梅毒螺旋体如进入脑内可致神经梅毒→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

如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进入脑内→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

3

素质因素

1

)心理素质:是气质和在其背景上形成的性格,其本身不是致病因素,但不良或易感的心理素质,在有

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下,易于出现精神障碍。例: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癔症,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容

易罹患强迫症,分裂样人格障碍者易患精神分裂症。

2

)生理素质

4

机体的功能状态

本身不是发病原因,但不良的功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

儿童神经症,

青年期的癔症,

经前期紧张与月经周期性精神障碍,

产褥期精神障碍,

更年期神经症与精神障碍,

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的发生,与不同性别,年龄的特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二)

心理社会因素

1

.心理因素:

指个性,认知与价值系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2

.社会因素:

指政治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常见与健康有关心理社会因素是外在的生活事件和内在的需要受挫与动机冲突

三.精神疾病的分类(郝伟

.

精神病学。

2001

(一)

概述

必要性

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生尚未找到明确的主要原因,

其中既有遗传与素质因素作为远因或素质性因素,

又有生物性或社会,心理因素作为近因或促发因素,以及当时削弱了的功能状态或诱发因素。这是由大脑本

身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复杂性两方面决定的。

这决定了精神疾病分类不同于其他临床疾病。

20

年来,

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是精神病学领域中重大进展之一,它极大促进了学派间的相互沟通,改善了

诊断不一致的问题。作为定势的诊断工具,诊断标准不仅用于有关的科研,也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在探讨各

相关知识

十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
亚健康也可以分类!亚健康的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和症状
精神心理疾病是怎么诊断的?
肾活检: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
Cell:血浆蛋白质图谱:重新定义疾病诊断与精准治疗的新工具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复旦最新研究:绘制人类健康与疾病蛋白质组图谱,构建疾病诊断预测模型
抑郁症诊断三大标准
肝脏疾病的诊断与康复计划.pptx
全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ptx

网址: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0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