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寒从脚下生,中药泡脚可治多种疾病!常用泡脚中药方配方大公开!

寒从脚下生,中药泡脚可治多种疾病!常用泡脚中药方配方大公开!

都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如今已是九月下旬,天气逐渐变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双脚。

在中医看来,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重要部位,因双脚位于人躯体末端,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小,保暖能力差,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

由此可见,秋冬季节足部保暖尤为重要,一些体弱多病、慢性病患者、女性、老人,除了不能赤脚外,足浴泡脚便是简便易廉的好方法。

中药泡脚为什么能治这么多疾病?

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泡脚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泡脚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除污垢,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

早在3000年以前,我国人民就懂得用中药泡脚的作用。古代宫廷中常以麝香、沉香或其他中药配伍煎汤,使用中药水进行泡脚,借以醒脑提神、消除疲劳;民间则常用菖蒲、艾叶等煮水给小孩泡脚,以达到防疫、保健作用。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
夏天泡脚,除湿去暑。
秋天泡脚,肺腑润育;
冬天泡脚,藏精温肾。
热水泡脚,如吃补药;
中药泡脚,胜吃补药。
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

中药泡脚的原理

泡脚是通过温度和药物,利用皮肤的御邪、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局部 皮肤、肌肉、关节,改善三者的代谢、强化其功能,并且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针对局部及全身的疾病进行治疗。能调和周身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治疗多种疾病。

足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它是人体上一块蕴含无限宝藏的神秘“器官”。而足掌这个狭小的空间却汇集了身体一半经络。
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足部有52块骨头、66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
小腿皮肤角质层薄,血管、神经、肌肉丰富,利于药物吸收,所以我们常常选用小腿和足作为局部泡浴的部位。

泡脚应该怎么做?你真的知道吗?

1.泡脚盆的选择要求

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3、结构可买一些具有物理治疗功能的浴脚器。

中药泡脚对泡脚盆的要求是有讲究的,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足疗。

选择一个正确的泡脚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结合这些特点,建议选择一些功能型的。

2.中药水泡脚方法

一般用煲好的中药水来泡脚,泡脚方式与普通泡脚差不多。

不过由于中药泡脚都是选配药方来针对一些疾病进行泡脚的,所以最好咨询中医后,让中医帮助调配好药方,这样可以针对性治疗一些疾病。

3.泡脚流程

泡脚前,需要选择泡脚桶,中药泡脚一般使用木质材料的泡脚桶,这样吸收药物的效果更好;中药泡脚水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没过脚踝。

泡脚时,在泡脚的过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脚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用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泡脚后,一般泡脚30到40分钟即可,泡脚后,如果觉得中药水脏的话可以用热水洗脚,完成后要注意脚部保温。

常用泡脚中药方

1、主治:脚气
用药:苦参15克,花椒10克,绿茶10克。
用法:将药倒在2500毫升的热开水里,再倒入50毫升陈醋,浸泡两小时,用此药汁泡脚30分钟,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脚。连续泡一周,正常情况下,脚气会大大减轻。

2、主治:皮肤皲裂

用药:橘子皮。
用法:先把橘子皮用一小杯开水冲泡一个小时,再倒在盆里兑上热水,泡手泡脚,再用橘子皮在脚后跟等最干燥部位反复擦。可以增强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皮肤干燥,两三天后手脚的干裂就能大大缓解。

3、主治:寒痰哮喘

用药:桂枝30克、生姜30克、苏子20克、麻黄20克、细辛15克。
用法:放入锅中熬煎20分钟,把药汁滤入盆中,加上适量的开水,用干毛巾盖在双足背上熏蒸,待水温降低后再洗泡。每天1次,每次30分钟,10天1个疗程。

4、主治:缓解身体疲劳
用药:米酒2600毫升、盐260克、老姜汁(带皮绞成的汁)260毫升。混合到一起放入洗脚盆,用温水搅拌。
用法:将双脚浸入到混合水中,持续泡10分钟后,每隔5分钟抬脚一次,加入一些温水后,再把脚放进混合液中继续泡,一共泡30分钟左右。

5、主治:眼睛疲劳

用药:桂枝、当归、红花、党参、杜仲、益母草、熟附子、丹皮各30克。

用法:将这8味药水煎后,取500毫升水煎液,加适量清水泡脚。建议隔天或每天泡脚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足浴后,双手抱住腿来按摩脚掌20分钟,脚部要有灼热感。

6、主治:失眠
用药:合欢皮、艾叶、牡蛎和少量丹参。
用法:将合欢皮、艾叶和丹参直接放入泡脚水中,牡蛎由于质地较为坚硬,最好沸水煮上几分钟后,再将煮好的水倒入泡脚。合欢皮能宁心安神,艾叶可散寒除湿,牡蛎能潜阳、化痰,丹参有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作用。

7、主治:痛经
用药:艾叶30克,生姜100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将艾叶冼净,生姜切成厚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加白酒,先熏蒸后泡足。每天泡15~20分钟,到身上出汗为止,对缓解痛经很有效。

注意事项:

尽管中药浴足简便易行,无副作用,但也并非对任何人都适合。
1.妊娠及月经期的妇女不宜进行足浴。
2.各种严重出血病或局部受伤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3.恶性肿瘤、肾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等各种危重病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4.急性传染病、外科急症或中毒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5.正处于大怒、大喜、大悲之中的人不宜进行足浴。
6.身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不宜进行足浴。
7.饭前、饭后三十分钟以内或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的人士不宜进行足浴。
8.足部患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以及较重静脉曲张者不宜进行足浴。
9.属特殊体质的人士足浴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足浴。
10.在浴足过程中,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现象,若出现这类现象时,应暂停足浴,平卧休息,待症状消失后再进行足浴。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

相关知识

【中药泡脚】中药泡脚配方
中草药泡脚配方大全,中药泡脚的配方
中药泡脚方
脚气中药泡脚配方
中药泡脚药方大全
九款中药泡脚配方
中药泡脚就能减肥?推荐5种中药泡脚配方
泡脚就能减肥?推荐5种中药泡脚配方
秋季泡脚润肺腑 中药泡脚药方大盘点
推荐中药泡脚减肥配方

网址: 寒从脚下生,中药泡脚可治多种疾病!常用泡脚中药方配方大公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1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