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背后操盘手
作为人体“第二基因库”的肠道菌群,隐藏着无数调控代谢的奥秘。今天我们来扒一扒其中两大关键家族——拟杆菌科和Coprobacillaceae(厚壁菌门分支)如何暗中左右我们的代谢产物,影响健康。
拟杆菌科:代谢多面手
拟杆菌科是肠道菌群中的“核心成员”,占比高且功能多样:
1.膳食纤维的“拆解大师”
拟杆菌科编码的糖苷水解酶远超人体自身,能分解人类无法消化的复杂膳食纤维(如纤维素、果胶)。
发酵纤维后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为肠道细胞供能,抑制炎症,甚至通过肠脑轴调节神经信号。
高纤维饮食下,拟杆菌科能阻止有害菌侵蚀肠道黏液层,维持屏障完整性。
2.脂代谢的“双刃剑”
部分拟杆菌通过调节胆盐代谢抑制致病菌(如艰难梭菌),但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将食物中的胆碱转化为三甲胺,经肝脏加工为促动脉硬化的氧化三甲胺。
多形拟杆菌等菌株通过调控胆汁酸(如TDCA、TUDCA)的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降低肝损伤。
3.药物转化的“隐形助手”
例如,肠道菌群将黄连素转化为更易吸收的dhBBR,再通过氧化作用恢复其活性形式进入血液,间接增强药效。
Coprobacillaceae(厚壁菌门分支):脂质代谢的“推手”
Coprobacillaceae作为厚壁菌门的代表,在脂代谢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1.脂质吸收的“加速器”
厚壁菌门丰度升高(如肥胖者)会增强脂质消化吸收能力,导致血浆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
无菌小鼠实验显示,缺乏菌群时脂质运输基因表达降低,肥胖抵抗性增强。
2.代谢疾病的“潜在帮凶”
高脂饮食下,Coprobacillaceae等厚壁菌比例增加,可能通过升高含脂多糖(LPS)的菌群丰度,诱发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
3.与拟杆菌科的“生态博弈”
高纤维饮食下拟杆菌科占优,抑制厚壁菌过度增殖;低纤维饮食则厚壁菌可能侵蚀肠道黏液层,破坏菌群多样性,形成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
菌群调控:健康代谢的黄金法则
1.饮食干预:
高纤维+多样化饮食:全谷物、蔬菜水果可提升拟杆菌科活性,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
低脂低糖饮食:减少厚壁菌门中有害菌的脂代谢负担,改善血脂异常。
2.靶向菌群治疗:
补充益生菌如阿克曼氏菌可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粪便菌群移植(FMT)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显示出改善血脂谱的潜力——临床数据显示供体菌株高植入者舒张压平均下降8.2mmHg,特定菌株Collinsella aerofaciens和Fusocatenibacter saccharovorans的定植与精氨酸脱氢酶途径代谢物减少相关,通过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总结:拟杆菌科与Coprobacillaceae的平衡直接决定代谢健康——前者是纤维代谢的“守护者”,后者或成脂质紊乱的“隐形推手”。调整饮食结构,培养优质菌群,才是解锁健康代谢的终极密码。
相关知识
Protein & Cell: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益气润肠膏调节肠道菌群代谢
Nature:通过基因操纵肠道“君”调节菌群代谢物IPA影响宿主健康
肠道菌群在减重手术后的变化及改善代谢的机制
谷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代谢健康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或毒素
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的生物医学研究.pptx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全面解析肠道菌群代谢物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关键代谢物增强抗癌药疗效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网址: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背后操盘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1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