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或影像检查中,有些人可能意外发现了‘腔梗’。这一诊断常引发疑问:腔梗是否意味着‘中风’?是否需要立即用药?今天,我们将结合科学研究解答这些问题。
很多人认为,既然提到“梗”,那肯定是血管堵了,需要用药物来疏通。
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发现腔梗后,最重要的治疗往往不是你想的他汀或阿司匹林。
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题,带大家看清楚腔梗背后的真相。
腔梗究竟是什么?它真的像“中风”一样可怕吗?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腔梗”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在看到“腔梗”这个词时会联想到“脑梗”,觉得这是脑血管完全堵塞、脑细胞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但实际上,腔梗指的是腔隙性脑梗死,它是一种微小的、缺血性的脑梗死,发生在脑内的小血管。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腔梗(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由于大脑小血管闭塞引起的微小梗死,其损伤范围较小,通常不会造成大面积脑组织缺血。但这种病变可能是小血管病变的标志,需进一步评估和管理。
根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2022》显示,在我国,每年有超过300万人被诊断为腔梗,其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体是主要的患病人群。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紧张:既然腔梗是梗塞,那它是不是像中风一样,可能会导致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后果呢?
其实不然,腔梗与大面积脑梗不同。
大部分腔梗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时甚至完全没有症状,这也是它被称为“隐形杀手”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腔梗,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潜在风险。而这种情况让人容易掉以轻心,觉得既然没有症状,也就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腔梗的症状通常较轻,甚至可能毫无症状,但它背后潜藏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腔梗常反映大脑小血管的病变,这些病变可能逐渐积累并影响大脑功能,增加将来发生大面积脑梗的风险。
因此,发现腔梗后,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非常关键。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是梗死,那治疗是不是应该马上使用他汀来降脂,或者用阿司匹林来抗凝呢?”
虽然他汀和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腔梗的核心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患者风险进行个体化管理。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他汀和阿司匹林并非治疗腔梗的重点,真正决定预后效果的核心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汀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他汀药物主要是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斑块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阿司匹林则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这两种药物的确在防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效果显著,特别是在预防大面积脑梗和心梗时,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标配药物”。
但是,腔梗的病因与大动脉粥样硬化不同。
相关知识
长期吃他汀和阿司匹林,结果会怎样?他吃20多年,有两句诚恳忠告
阿司匹林怎么吃才好?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怎么治疗
警惕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治疗胃肠炎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能收获什么益处和坏处?
吃阿司匹林防血栓却肠胃出血 阿司匹林有6大副作用
“神药”阿司匹林得了高血压就要吃吗 长期服用会怎么样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万能药阿司匹林被曝副作用多 或增失明风险
网址: 发现“腔梗”,最重要的治疗是什么?往往不是他汀或阿司匹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2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