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难免会遇到药品过期或医疗器械不再使用的情况。很多人可能会随手将它们当作普通垃圾扔掉,觉得这样既方便又省事。但你知道吗,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隐藏着不少危害!
从污染环境的角度看,药品含有多种化学物质,过期后随意丢弃,这些物质会通过 雨水 冲刷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坏生态平衡。过期医疗器械中的金属、塑料等材料,若未妥善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另外,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和医疗器械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过期药品若被不法分子回收,重新包装后流入市场,会严重威胁公众用药安全。过期医疗器械若被不当使用,可能引发医疗事故。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过期物品呢?
对于过期药品,如果当地有过期药品回收点,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药店等,应将过期药品送至回收点,由专业人员统一回收处理。若没有回收点,口服片剂、胶囊、颗粒等,可将药品从包装中取出,集中装入密封袋并捣碎,再丢入有害垃圾桶;眼药水、口服液等液体药物,把液体混入泥土后,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喷雾剂药品,在户外空气流通好且远离明火的地方,彻底排空后丢弃。
对于过期医疗器械,小型的如血压计、体温计等,可联系厂家或专业回收机构回收处理;大型的医疗器械,如家用制氧机等,不要随意丢弃,应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按照规定流程报废处理。
为减少过期药品和医疗器械产生,大家平时要合理备药,根据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少量储备常用药品,避免盲目囤药。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时,留意有效期,优先选择生产日期近、有效期长的产品。定期清理药箱和检查医疗器械,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并妥善处理。
安全用药用械,守护健康生活。希望大家重视过期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处理问题,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