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常把“喝点酒活血通络”挂在嘴边,甚至有人把酒当成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但真相是,某些酒虽然看起来“有点道理”,其实长期饮用会悄悄伤身。
有4类常见酒被建议列入健康“黑名单”。它们不一定是酒精最浓的,却是最容易被误解、最容易长期饮用的几类。
酒,不全是坏的,但喝错了酒,喝错了量,后果却不轻。特别是有些看似“养生”的酒,其实背后藏着不少误区。如果长时间喝着这几类酒,不仅没有养生效果,还可能埋下慢性病的种子。
酒喝错了,伤的不止是肝,还会损气耗神
酒精进入身体后,首当其冲的是肝脏分解代谢系统。
脏需要不断运作,把酒精转化为乙醛,再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但如果喝得频繁或过量,肝细胞就会疲于应对,甚至受到损伤,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医讲“肝主疏泄”,是调节情绪和气机的核心。酒性辛热,适量可通经活络,但过量或常饮,则会助火化热,扰乱肝气,使人烦躁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出现血压升高、睡眠不稳等表现。
更重要的是,喝错类型的酒,还会损伤脾胃、耗伤肾气,导致全身气血失调。
现代人饮食结构本就偏油腻,再加上酒精刺激,脾胃功能更容易下降,出现腹胀、便秘、口苦、食欲差等问题。
有些酒虽然度数不高,但添加了大量糖分、香料,或是发酵工艺粗糙,其中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成分,长期饮用甚至比白酒更伤身。
喝什么样的酒,比喝多少更关键。身体有负担的,往往不是高度酒,而是那些“喝着轻松”的酒。
这4类常见酒长期饮用风险高,已被医生多次提醒
自泡药酒看起来最像“养生酒”,很多人相信古法,用鹿茸、人参、蛇等中药材泡在酒里,认为能补阳、强身、活血。
但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泡酒的药材并非都适合饮用,有些带毒或属性猛烈;二是用药不对证,容易引发上火、肝肾负担加重。
从中医角度看,药性讲究配伍和辨证使用,自泡药酒未必符合个人体质,常喝容易“火上加火”,耗气伤阴。
甜型果酒如杨梅酒、青梅酒、米酒等,入口柔和,度数不高,是很多人饭后小酌的选择。
但果酒中的糖分含量非常高,有的甚至接近饮料,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脂肪积聚,对肝脏代谢带来双重压力。尤其是糖尿病或血脂异常者,更不适合饮用。
果酒性质多偏温热,过量饮用不仅助湿生热,还易造成体内痰湿积聚,出现舌苔厚腻、腹胀便秘、胸闷等表现。
低度调味酒如预调酒、鸡尾酒,因包装精美、口感甜润,常被忽视其酒精浓度。
虽然度数低,但里面的人工添加剂多,酒精吸收快,肝脏代谢负担不小。不少人因为“喝不醉”而放松警惕,结果长期下来影响更大。
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些酒并不会补气,反而耗散精气,使人疲乏、脾虚、精神萎靡。
高粱烈性白酒虽然不少人喜欢,但对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的人群来说,刺激性强,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胃黏膜损伤,甚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且烈性白酒多属热性,久饮上火伤阴,引起口苦、咽干、烦热等症状。
尤其是在燥热季节或体质偏热者长期饮用,反而会加重体内火旺,出现睡眠不稳、便秘口干、易怒等一系列“上火”的表现。
身体受伤时不会立刻提醒,日积月累才是关键
很多人误以为酒喝进去没立刻难受,就是“没问题”。
其实肝脏没有痛感神经,早期损伤往往悄无声息。直到出现食欲差、体力弱、易疲倦、睡不好等症状,往往已是气血被耗,脾胃受损。
中医所讲的“肝藏血,主疏泄”,意思是肝要通畅、血要充足,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而长期喝不对的酒,最先伤的就是肝气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睡眠、情绪、消化,形成一个不断“泄”的过程。
而身体一旦开始“泄”,精血就跟不上,整个人就容易出现脱发、记忆力下降、手脚发凉、精神疲乏等表现。这类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的,而是长期喝错酒、喝过头造成的“慢性透支”。
真正“养生”,不是喝酒养,而是养气养神
酒不是不能喝,但喝酒从来不等于养生。尤其是体质虚弱、肝肾功能下降、中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更要对酒“谨慎三分”。
中医讲“饮酒适量则和血行气,过量则生湿伤神”。
但要选对时间、场合、种类,更要控制频率和量。过犹不及,哪怕是低度果酒,一旦成为日常习惯,也容易养出慢病。
真正的“养生酒”不是买回家的那瓶,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口热汤、每一个好觉、每一餐稳定。
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是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情绪平稳、适度运动。酒,只能偶尔点缀,不能承担“保健”的责任。特别是那些“挂着补牌”的酒,更不能盲目相信。
健康是靠日积月累养出来的,不是靠一瓶酒补出来的
不少人把酒当成朋友、当成放松的方式,甚至当作“保健品”。但真正爱身体的人,不会让酒成为日常的主角。
尤其是这4类酒,看似温和,实则隐藏风险,如果不警惕,很容易把健康饮掉。
酒入口时是热,久了是毒。身体承受的,远比舌头感受到的多。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提醒的不是当下的醉,而是将来的虚、弱、病。
养生不是靠酒撑起来的,而是靠生活调出来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资料:
【1】王磊. 酒精对肝脏及代谢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22, 18(3): 234-237.
【2】刘芳. 从中医角度探讨饮酒与健康关系[J]. 中医药导报, 2021, 27(12): 77-79.
【3】高晨. 药酒健康风险与中老年人饮用误区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 2023, 39(4): 116-119.
相关知识
五种“减肥果”被列入黑名单
被闹钟闹醒=醉酒?
还以为红酒=葡萄酒?葡萄酒入门知识大科普
4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癌症找上门
平时喝点红酒对身体好吗 怎样喝红酒才健康
揭秘5种酒喝出健康好身体.doc
提醒:8种常见主食,已被列入糖尿病人的'忌吃名单”,早知为好
秦安喝什么白酒最好,河北哪一种白酒最好喝
用什么东西泡白酒喝对身体好
什么白酒最健康最好,什么酒对身体有益
网址: 提醒好酒者:4种酒被列入“黑名单”,别以为对身体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3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