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与喂养研究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与喂养研究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6—24月龄的婴幼儿,他们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时期,此时辅食的喂养对婴幼儿的营养摄取、消化吸收以及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辅食喂养策略,不仅能够为父母提供科学指导,还有益于婴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

一、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在6—24月龄这一关键成长阶段,婴幼儿会经历迅猛的生长和发育。在这一时期,婴幼儿从婴儿期逐步过渡至幼儿期,其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交发展状况均会呈现出显著的转变。

首先,从身体发育的角度观察,6—24月龄婴幼儿将经历显著的身高和体重增长,身高可增长约50%,体重亦会大幅上升。婴幼儿在此阶段还将逐步掌握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基础运动技能。大约在12个月大时,大多数婴幼儿会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至18—24月龄时通常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并开始尝试跑步和跳跃。为支撑这种迅猛的生长发育,婴幼儿需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钙、铁以及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父母应确保婴幼儿饮食的多样性,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其次,6—24月龄婴儿的认知能力将显著提升。在此阶段,婴幼儿的大脑迅速发育,神经连接持续强化,将逐渐学会识别物体、理解简单指令,并开始使用单词和短语进行交流。为支持婴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父母应为其提供富含卵磷脂、碘元素、锌元素等的食物,并积极与他们互动。

最后,情感及社交发展同样是6—24月龄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方面。在此阶段,婴幼儿将逐步学会表达情感,如喜悦、愤怒和悲伤等,开始与家人和同龄人建立初步的社交联系。这期间父母应给予其充分的关爱和关注,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家庭环境,鼓励他们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二、6—24月婴幼儿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在婴幼儿的成长历程中,6—24月龄阶段至关重要,母乳或配方奶已无法完全满足婴儿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因此引入辅食显得尤为关键,不仅能够满足婴幼儿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还能促进其味觉发育和咀嚼能力提升。

具体来看,添加辅食有助于婴幼儿获取更为丰富的营养素。随着不断成长,婴幼儿对铁、锌、钙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而母乳或配方奶中这些营养素的含量逐渐无法满足其需求。通过引入辅食,婴幼儿能够从多种食物中摄取这些必需营养素,从而支持其健康成长。

此外,辅食的添加有助于婴幼儿味觉和咀嚼能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味觉逐渐成熟,开始辨别并接受不同的味道。通过尝试各种不同种类的辅食,婴幼儿能逐渐适应多样化的食物,为今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奠定基础。辅食的引入还能促进婴幼儿咀嚼能力的发展,方便其日后更好地进食固体食物。

三、6—24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建议

(一)6—8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

在6—8月龄的婴儿期,是婴儿从完全依赖母乳或配方奶向固体食物过渡的重要阶段,此时婴儿的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开始能够接受并消化一些简单的固体食物。

具体来看,6—8月龄的婴儿通常已经开始萌出几颗牙齿,咀嚼能力在逐步发展,但其消化系统依旧较为脆弱,父母需要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因此,初期的辅食应以泥状或糊状为主,避免过于粗糙或坚硬的食物,以防止婴儿消化不良或被噎住。其中,米粉通常是婴儿初次尝试的辅食,因为其易于消化且不易引起过敏;蔬菜泥和水果泥也是常见的辅食,可以为婴儿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父母需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因为有些婴儿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大豆和小麦等。若发现婴儿在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摄入该食物,并咨询儿科医生。

需要父母注意的是,辅食的添加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最初,每天只添加一种新食物,并观察婴儿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一切正常,可以在几天后尝试添加另一种新食物,应在婴儿的接受范围内逐渐增加量和稠度。父母在喂养辅食时,应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婴儿分心或抗拒,可以通过示范和互动,鼓励婴儿尝试新食物,增加其对辅食的兴趣。

(二)9—11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

婴幼儿在9—11月龄时开始逐步适应固体食物,对营养的需求日益增加以支持其迅速的成长发育。为确保婴幼儿能健康度过这一发展阶段,父母应掌握一些添加辅食的知识和技巧。

首先,此年龄段的婴幼儿通常已长出几颗牙齿,可以更好地咀嚼和消化固体食物,但鉴于其消化系统尚弱,选择辅食时必须格外谨慎,优先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且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煮熟的胡萝卜、南瓜或苹果泥、梨泥等。其次,辅食的引入应逐步进行。初始阶段,每日仅添加一次辅食,通常建议在早餐或午餐时添加,随着婴幼儿逐渐适应,可逐渐增加至每日两次。每次添加的辅食都不宜过量,以不超过宝宝拳头大小为宜,避免消化不良。同时,父母需密切观察婴幼儿对新食物的反应,若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喂食该食物。再次,父母在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无添加的食材,并采用健康的烹饪方法,如蒸、煮或炖,避免过量添加盐、糖或其他调味品,以免影响婴幼儿的味觉发育和健康。同时,要确保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造成婴儿不适。最后,添加辅食不仅仅是喂养的过程,也是亲子互动的良机,父母可以通过喂食辅食与婴幼儿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同时观察其对不同食物的偏好和反应,以便调整辅食的种类和分量。

(三)12—24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

在12—24个月的快速成长阶段,婴幼儿需要多种营养素以支持骨骼、肌肉和大脑的成长发育,父母应确保辅食种类的多样性,涵盖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和奶制品等。此外,随着宝宝开始尝试咀嚼和吞咽固体食物,父母应逐渐从泥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或小块状食物,这样不仅有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还能促进其口腔肌肉的发展。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父母应尽量在固定时间给幼儿喂食,以帮助其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在喂食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对新食物的抗拒,父母应保持耐心,多次尝试,让幼儿逐渐适应不同的食物口味和质地。为保护婴幼儿的味觉,父母制作辅食时应少添加盐、糖和其他调味品,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最重要的是确保食物的新鲜、卫生。同时,父母应重点关注幼儿的进食安全问题,避免其噎住或呛到。

四、6—24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过早添加盐和糖

在婴幼儿的辅食添加阶段,父母需避免婴幼儿过早摄入盐分和糖分,这是因为该年龄段婴幼儿的肾脏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摄入盐分可能会使肾脏负担过重,甚至引发肾脏疾病。此外,高盐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增加婴幼儿日后患病的风险。过早添加糖分同样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增加肥胖的风险、诱发龋齿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该阶段,父母应当选择天然食材,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为婴幼儿提供必需的营养素,确保婴幼儿健康、顺利地成长发育。

(二)避免过敏原

父母应渐进式地为婴幼儿引入新食材,每次仅增加一种新食物,并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鱼类及贝类等,在添加这些食物时必须特别谨慎,在确保婴幼儿对其无过敏反应后方可继续引入其他食物。父母应优先选择新鲜且不含添加剂的食材,避免给婴幼儿喂食加工食品和可能含有潜在过敏原的食品。

此外,父母应留意婴幼儿的饮食环境,预防交叉污染。例如,在处理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时,应使用专用刀具和砧板,以避免过敏原污染其他食物;要确保婴幼儿的餐具及食物储存容器的卫生性,防止细菌滋生。

(三)定期评估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在婴幼儿的辅食喂养阶段,定期对其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尤为重要,这不但有助于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而且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具体而言:应当定期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长(或身高)以及头围,并将这些数据记录在生长曲线图上。父母可与儿童保健医生就儿童的生长速度和模式进行讨论,以确保其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内,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状况,评估其营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若儿童体重增长缓慢,父母就需要增加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量,逐步引入多样化食物,以确保儿童营养均衡。

综上所述,为6—24月龄的婴幼儿引入辅食是一个需要细致和耐心的过程,父母应遵循逐步引入、观察反应、食材多样化和保持食物原味等原则,以确保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避免出现过敏和不良反应等,确保其能够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一关键发展阶段。

课题项目:苏州高博职业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探索——以高职托育专业为例”(GIST2024—09)。

作者简介:何沁瑶(1995—),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婴幼儿教育。

相关知识

中国营养学会的婴幼儿喂养指南(0~6月龄 与 7~24月龄)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多专家解读《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出炉!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和营养指南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婴幼儿辅食添加有讲究

网址: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与喂养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4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