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汉堡王中国:一场“大换血”下的自救之路

汉堡王中国:一场“大换血”下的自救之路

汉堡王,这个在全球快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品牌,在中国市场经历了20年的跌宕起伏后,如今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迟到的“王者”,错失先机

汉堡王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时,麦当劳已深耕15年,肯德基门店数量更是突破1700家。汉堡王的迟到,让它错过了西式快餐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当时,中国消费者对西式快餐的需求正处于爆发期,麦当劳和肯德基凭借先发优势,培养了大量忠实顾客,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童年记忆”。

汉堡王选择了差异化竞争路线,主打牛肉汉堡,定位中高端客群。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客群覆盖的差异化,但也限制了其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此外,品牌初期坚持直营模式,不开放特许经营,使得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华初期7年时间,汉堡王仅开设了68家门店,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门店数量差距越拉越大。

TFI时期的“狂飙”与“隐忧”

2012年,TFI从RBI手中获得了汉堡王中国市场的主特许经营权和独家开发权,正式接手汉堡王在中国的业务。TFI延续了汉堡王“中高端西式快餐”的定位,主打美式大皇堡等核心产品,客单价高于麦当劳等品牌,在TFI的推动下,汉堡王开启了“6年突破千店”的狂飙,以“平均每两天开设一家新店”的速度迅速扩张,到2019年,门店总数超过1300家。

然而,在光鲜的数字背后,汉堡王中国也存在“隐忧”。品牌在本土化和营销方面存在短板,未能让产品完全打透消费者心智,客群覆盖面相对较窄。2018年底,汉堡王中国宣布了3年内再开1000家门店的战略目标,但至今仍未实现。口罩期开始后,汉堡王中国的困境开始凸显:一方面,下沉市场布局滞后;另一方面,新兴汉堡品牌的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

加盟商矛盾与业绩低迷

2024年,汉堡王中国多次因加盟商问题陷入舆论风波。加盟商表示运营成本过高,门店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食材供应存在临期、腐烂等问题;管理政策上,合同中存在诸多不合理规定。

RBI集团披露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汉堡王中国虽然门店数量最多,但年销售额和单店收入却垫底,2024年汉堡王中国年销售额约7亿美元,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为40万美元,远低于其他国际市场。

RBI集团的“大换血”与未来迷局

2024年10月,RBI集团提前终止与TFI的合作,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2025年3月,汉堡王中国管理层发生人事变动,亚太区总裁Rafa Odorizzi临时代理首席执行官一职,同时更换了董事长,注册资金也从4.1亿美元增至4.6亿美元,这一系列动作,是RBI集团强化中国市场控制权的信号,也表明汉堡王中国正在积极自救。

结语

如今,留给汉堡王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紧,一方面,规模上与头部品牌的差距再度拉开;另一方面,品牌的供应链短板愈发明显,汉堡王中国急需一场从产品力、供应链到本土化运营的彻底变革。RBI集团近期在华动作频频,密集调整战略,但这场变革的效果如何,还需时间来检验,汉堡王中国能否在这场“大换血”中成功“翻身”,我们拭目以待。

-END-

#图文打卡计划#

相关知识

汉堡王中国:一场“大换血”下的自救之路
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与变革路径
汉堡中国高层换血背后:国际快餐巨头打响本土化反击战
碰瓷也能成为大品牌,汉堡王的套路你值得学习!
汉堡王“吸血”加盟商,300万投资竟血本无归?
碰瓷麦当劳争一哥?揭秘315晚会曝光前一天,汉堡王换董事长内幕
互相伤害?汉堡王:凭麦当劳肯德基发票免费换汉堡
从辍学到国外当服务生变汉堡大亨:王京海与牛约堡的奋进征程
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三家店的汉堡,差距一目了然
我要是麦当劳,都告汉堡王800遍了!

网址: 汉堡王中国:一场“大换血”下的自救之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5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