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至今,应该是我经历的目前最无助的时刻。每天都在不停安慰自己,谁不是一边默默崩溃,一边努力自愈呢!
成年人的世界,上有高堂,下有稚子,前是迷雾,后有追兵。私底下心怀高洁,明面上却甘愿弯腰低头。表面看不顾面子,背地里却活的比任何人都有勇气。
都说,成年后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成熟,一种是老去。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生活的甜,成为更成熟的自己,而不想轻易老去。
所以,这几个月特别嗜好心理治愈类书籍。果真,大数据是万能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俞敏洪写这本书的时候,想的可能是对自己和新东方做一个史诗级的总结,绝不会认为这是对新东方高光发展的回顾,更想不到它或许会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墓志铭。
本书共有十章,俞敏洪真诚、直白、坦率地写出了新东方的创业发展历程,他没有因事业的成功而自造为神,也没有给读者灌鸡汤,反而实实在在地写出新东方由个体户到上市公司,由单打独斗、家族、合伙人企业发展到拥有规范的组织架构,实行职业经理人的利与害、得与失,娓娓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勾勒始终坚持的教育理想。
俞敏洪很早就进入了教育培训领域。那时,他的年龄跟现在的很多创业者差不多,二十七八岁。他还有一份直到现在来看都极为体面的工作——在北大教书。只是后来的出国热让他开始思考,如果一直留在北大教书,不出国进行深造的话,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失去机会。
但造化弄人,机缘巧合之下,俞敏洪成立了一个托福培训班。由于其托福培训班和北大的托福培训班有竞争性关系,同时又被北大给了一个行政记过处分,俞敏洪最终决定离开了北大,进行自己创业。
因为俞敏洪当时已经考过了托福、GRE,对这两个考试非常熟悉,于是就决定从托福和GRE的培训开始做起。
彼时俞敏洪思考的就是如何能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可靠的客户,并且让这些客户变成你的品牌宣传员,愿意把新的客户带进来,这就是做生意的本质。
所以,不管你现在广告做得多好,或者花了多大力气,如果客户来了以后对你产生失望,你的产品不能让人满意,那么即便你花再多的钱最后也是做不起来的。
这其实是一个以最优的服务、最优的产品吸引客户,让客户愿意把新客户介绍过来,使你的获客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
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新东方有优秀的讲师,优秀的文化和最高的薪水。
在创业初期阶段,为了吸引优秀的老师,俞敏洪的方式是给老师更高的课时费。“新东方老师的工资必须是其他培训机构老师工资的两倍以上。”这个薪酬方案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网传当时的新东方老师有百万年薪,当时处于迷茫期的罗永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下定决心进入新东方成为一名GRE老师。后来他坦诚透露,百万年薪有点夸张,但是五十万年薪是可以保证的。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薪酬。
在书中,俞敏洪说,一个机构要给新人三个台:舞台、平台、后台。这三个台代表了员工的发展空间。作为一个老师,教室就是舞台,此时他的成长空间是有局限的。但是他进一步地成长,可以进入到平台,比如从教师过渡到管理者,再从管理者过渡到股东。此时,员工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平台是多个舞台的叠加,因此员工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此外,新东方形成了一种学习型企业文化。作为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非常重视教研活动,致力于开发和优化授课的教材和讲义,定期组织教研,分工合作完成教研资料,有助于集思广益,思维碰撞,也有利于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而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又能促进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教学相长。
新东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倡导平等和团队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此外,新东方拥有大批能力出众、充满激情幽默而有感染力的教师队伍,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显著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投入程度,以及企业的向心力。
新东方一直把人文精神放在科技前面,希望大家先讲情怀,再讲方式。
情怀是什么?就是明白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就是自己在做一件事时,要有成就感,要引以为傲,并且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某种好处和进步,这就是情怀的最终解释。情怀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把个人和社会揉在一起,同时对两者都有好处,这就是情怀的核心。
新东方创业的经验可以借鉴,企业的文化气息和价值追求则是由俞敏洪的自身底蕴和人文情怀而决定,无法效仿也无从复制。俞敏洪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基本奠定了新东方成功的基础。坚信“优秀老师等于一切”,重视培养员工,并以多样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式引导员工,充满吸引力的报酬体系、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型企业文化,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成功的,这也是新东方成为教育界龙头的重要原因。
从行业的视角,这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新东方的发展史,也是90年代后中国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史,对于教育行业从业者来说应该是一本很好的了解过去的经典著作。
从创业的视角,俞敏洪全方位地讲述了新东方发展历程中各个重要节点遇到的问题和抉择,并且通过真实发生的小故事将个人情怀、原则和企业价值观等阐述得淋漓尽致。于创业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和养分。特别是新东方从一个小小的培训班发展到国内各地办学,再到美国上市,以及上市后的业务拓展等,很少有人能够如此真实地还原一个集团的发展历程,值得创业者以及普通打工人去钻研和借鉴。
从个人的视角,书中阐述了非常多俞敏洪视角的个人观点和原则,以及这些观点在新东方发展历程中的实践,以及发挥的作用。其中,很多观点和故事都是大家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因此,通过阅读这些经历,有的人应该更能够坚持初心坚守原则,也有的人或许会从中吸取教训,迷途知返。
在2021的岔路口,新东方市值跌去九成,把新买的课桌椅捐往山区,俞敏洪直播带货冲上热搜……公司仿佛又退回到“婴儿”的状态,被打回到了创始人的怀抱。它又要重新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虽有前世的记忆但不知明日为何物。这时周围人的目光再次又回到了企业家身上,且看他明朝如何舞。
由衷希望,我们都可以抖落昨日的疲惫与无奈,拂去昨日的伤痛和泪水,去迎接明天崭新的朝阳。未到终局,焉知生死。
相关知识
捱过人生的至暗时刻——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有感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生病开始的
18年瑜伽路,她从崩溃的边缘蜕变成蝶
每次崩溃又自愈的文案精选338条
职场新人五大崩溃瞬间...
韩国医生“辞职潮”风波持续,急救系统濒临崩溃
大龄未婚焦虑到崩溃怎么办
薄荷健康崩溃事件:APP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管理?
大龄剩女崩溃瞬间:绝经的沉重打击,网友热议背后的无奈与挣扎
女人身材管理:从崩溃到惊艳的蜕变之路
网址: 捱过人生的至暗时刻——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有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6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