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与行为养成研究——以H幼儿园为例摘要:饮食行为不但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时期是的成长。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H幼儿园中班的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发现H幼儿饮食行为存在着挑食偏食、进餐不专注、不能独立进餐等问题。关键词:家园互动、幼儿饮食、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引言: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岁是幼儿养成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诸多不好的饮食行为,例如:挑食偏食、进餐时不专心、爱吃零食与被动进餐严重等,H幼儿园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一、概念界定1.饮食行为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1]。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心程度,进餐速度以及进餐的独立性。12.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概念健康饮食行为是指不偏食也不挑食,能合理控制吃零食的量,用餐速度科学健康,子良好思想品德是从他们日常规范行为中潜移默化而来。因此,给予幼儿良好的培育、发展。3.家园互动幼儿饮食教育的概念家园互动,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首先,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是家园互动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决定家园互动的状态。其次,家园互动是交互式的连续反馈过程。最后,家园互动是在具体情境中发生的,有多种形式、内容、类型等。本研究将家庭互动幼儿饮食教育界定为:以幼儿为核心,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作为互动的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与行为每日接送交流等,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日常饮食行为现状进行沟通。二、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1.调查方法(1)文献法翻阅了大量幼儿饮食教育方面的相关书籍,进行系统学习,这些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对幼儿饮食偏好、进餐专注度、进餐时间、进餐独立性4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3)观察法2以此来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变化。(4)访谈法重的幼儿,对其家长进行访谈,在交谈中获得相关资料,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变化。2.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如表1专注度、进餐时间、进餐独立性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归纳。表1幼儿饮食习惯和行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N=115)大类项频数比例(%)性别男5346.1%女6253.9%小班3227.8%班级中班4740.9%大班3631.3%菜多肉少1916.5%饮食偏好肉多菜少4135.7%菜肉均衡5144.3%全是素或全是肉32.6%非常不专注1714.8%不太专注2118.3%进餐专注度一般专注4640.0%比较专注1916.5%非常专注1210.4%10分钟以下1311.3%进餐时间10~20分钟2925.2%20~30分钟5648.7%30分钟以上1714.8%喂吃4942.6%进餐独立性哄吃2925.2%自己吃3732.2%3(1)饮食偏好欢的一种或者几种。于挑剔,会造成幼儿身体缺乏营养,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发育[4]。例如,有的幼儿头发发黄;有的幼儿个子长得慢;有的幼儿牙齿不好。研究发现H幼儿园绝大部分幼儿在饮食上菜肉均衡,占总数的3名幼儿全是素菜或者肉类,但偏爱吃肉类胜过菜类的幼儿占比叫大,达到总数的35.7%。通果的幼儿达44.4%;有58.3%的幼儿不喜欢吃青菜。在饮食行为观察中发现,有的幼儿喜爱吃肉,其他青菜都不吃;有75%的幼儿从不吃菌菇类食物,主要是香菇;有72.2%的幼儿不吃豆制品;还有30.6%的幼儿不爱吃蛋类,比如鸡蛋、鸭蛋。(2)进餐专注度注意力在相应的时间段内,指向并集中于当时应注意的对象上的状态[5]。本研究所指的进餐。分比为18.3%和幼儿园中二班406名幼儿在用餐时与别的幼儿说话交流,其中男生5名,女生18名幼儿在用餐时把餐418名幼儿能够安下心来吃饭,行为表现比较好。(3)进餐独立性发现,有部分幼儿进餐时间超过了合理进餐时间,有时老师在用餐时间快结束时快速将4调查发现,H幼儿园有42.6%幼儿需要喂吃,25.2%的幼儿需要家长哄吃。大多数家长辈来喂的。三、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形成原因1.家长的不当教养方式式。家长这种过分的关怀从很多方面都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2.零食的选择不健康替正常进餐。然而零食不能满足幼儿身体营养需求。3.家园互动的饮食教育缺失的对事物的品种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幼儿饮食行为存在着挑食偏食、进餐不专注、不能独立进餐等问题,根据问题形成坚持正确的教养方式,幼儿园应该营造宽松愉快的饮食环境、教师适当运用正强化并加强饮食教育。四、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提升策略1.家长层面(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与饮食习惯5饮食习惯的正确养成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不挑食的好榜样。父母是一面镜子,家长在和幼儿一起进餐的时候,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为幼儿树立好的典范,并且还应该时刻暗示提醒幼儿,哪些食物是对我们身体有益的,哪些食物可以进行合理搭配,让幼儿更加直观感受到言传身教的魅力;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让幼儿去努力尝试各种各类的食物,孩子的一小步,就是迈向成功的一大步。当然也有的孩子不听这种态度的话,势必会引起幼儿逆反的情绪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厌食,对身体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如带幼儿走进金黄色的麦田,或者利用多媒体,让幼儿看看农民伯伯辛勤的耕耘劳作,才有我们现在香喷喷的粮食。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渐渐就会明白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慢慢改掉浪费粮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最后彻底改掉挑食的不良行为习惯。(2)努力让家庭成员观念达成共识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人要同心协力,彼此多一份理解与包容。例如长辈心疼孩子,经常瞒着父母给幼儿买大量的零食;还有当父母教导孩子的时候,这样,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才能形成。2.幼儿园层面(1)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饮食课程分了解幼儿饮食行为习惯的状况,将健康饮食课程与各课程紧密联系,寻找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健康饮食课程,探索健康饮食课程目标的制定,选择适应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发展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式,以及针对健康饮食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将健康饮食课程逐进餐、午睡等各个环节,让健康饮食课程在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如图1所示,将健康饮食教育课程融入到各个课程中,增加幼儿兴趣度,让幼儿了解饭菜、爱吃饭菜、节约饭菜。6图1幼儿健康饮食课程设计(2)提高教师对幼儿饮食教育的能力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与幼儿息息相关的人就是教师,教师不仅教给幼儿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饮食健康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学习,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最后,2所示,展示了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和餐饮过程中,培养幼儿健康饮食的实践内容。图2教师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活动7(3)强化家园配合教育方式迁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表3所示,可以开展有助于家长形成正确育儿饮食园互动;幼儿入园、离园时家长与老师沟通交流五个活动。表3家园互动幼儿饮食教育活动活动活动形式活动目标活动一讲座帮助家长积累家庭饮食教育经验,提升科学育儿饮食水平活动二
班级优化大师平台互动
1.帮助家长积累家庭饮食教育经验,提升科学育儿饮食水平;2.家园互动帮助幼儿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活动三布置家庭作业借助传统节日,进行饮食文化教育活动四环境创设改善孩子的饮食、卫生习惯活动五接送交流家长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在园饮食习惯表现图4:开展线上纠正挑食现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线上家长会结语8体魄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管梦雪,周楠.国内学前儿童饮食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5):845-848.[2]顾荣芳,高健.家长的幼儿饮食营养教育观念与行为[J]
相关知识
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与行为养成研究 论文.docx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家园共育促进小班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现状研究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x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重视幼儿园新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习惯论
如何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
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网址: 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与行为养成研究 论文.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7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