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93万年前物种大灭绝,约98.7%人类消失,仅剩1000多人?

93万年前物种大灭绝,约98.7%人类消失,仅剩1000多人?

物种灭绝,是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词,很多物种都是在经历了物种灭绝后彻底消失的,有的甚至连完整的化石都没有留下,只能通过拼凑来尝试还原这个物种,可实际上作为哺乳动物的一种,人类也曾遭遇这样的情况。

根据记载和考古,人类曾经遭遇过多次十分极端的环境,每一次距离完整的物种灭绝都只有一步之遥,尤其是在93万年前的一次巨变中,人类死亡率高达98.7%,整个人类的祖先,仅仅剩下一千多人。


物种灭绝

地球看似是一个十分适合物种生存的星球,可在多年的演变过程中,也曾爆发过多次物种大灭绝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巨变所导致的。

以温度为例,大部分物种都有自己是适宜温度和极限生存温度,当环境温度超过适宜温度时,物种的繁育能力会降低,族群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在超越极限生存温度时,物种就会大面积的死亡,直到物种找到一个可以抵抗极限生存温度的方失。

而人类在进化出智力和足够的生存手段之前,其对抗环境变化的能力非常有限,这就导致在各种环境大变,例如气温突然升高或者降低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大面积的死亡,虽然我们已经想象过这一点,但事实上,人类祖先所遭遇的危险情况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恐怖的多。

根据各方面研究可以确定,在距今93万年前,曾出现过一次巨大的气候变化,大量物种在这次变化中遭遇了种,族灭亡,虽然人类祖先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顺利的繁衍到了今天,但所遭受的损失也是非常可怕的。

根据《科学》期刊发表的内容可以看出,在那次气候变化中,人类祖先的死亡率高达98.7%,这让原本数量就不多的人类祖先,瞬间降低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数量。


在那次气候巨变后,气候并没有在短时间内恢复到一个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区间,再加上各种生存的危机,例如野兽、疾病等,在这次危机后大约11.7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祖先的数量基本维持在1280人左右。

简单来说,现在的所有人类,其祖先都有可能来源于这1280人当中,这相当于一个小村庄的人,最终繁衍出一个巨大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那么这个数据是否真实呢?

数据的真实性

在这个数据一开始公布的时候,自然遭到了无数人的质疑,不过大家的质疑点主要集中在后续的繁衍问题上,如果说所有人类都是通过这1280人繁衍出来的,那么一定会遇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所带来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一旦这种情况大量出现,人类这个群体有可能全部成为“傻子”和“畸形儿”,但这种情况在考古挖掘中却很少见到,难道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解决掉近亲结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吗?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由于当时的人数较少,近亲结婚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件事,别说是人类的祖先了,即使进入到封建社会时代,近亲结婚有的时候依旧无法避免,但无法避免并不代表近亲结婚的后果会影响到人类的繁衍。


在那个以生存为主的时代,人类的第一要务是生存,所以在生育的时候是要优先保证族群数量,至于在生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够健康的后代,一般都会直接放弃,这也可以理解为,在近亲结婚的前提下,所保留的人类后代都是相对健康的后代,这样在一代代的繁衍中,就尽量避免了这个问题持续出现。

其次,人类祖先的血缘淡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为各方面的条件不够成熟,所以那个时候人类的平均寿命是非常短的,能够活到20多岁已经算是比较年长的人了,这也是当时人类族群始终维持在1000多人的原因。

而在如此情况下,人类祖先之间的血缘关系其实只要短短几十年就可以完全淡化,或许在十年前两个人还是直系亲属,但是在十年后,他们的后代已经成为了没有太多血缘关系的人,因为在快速的繁育和死亡过程中,血缘关系快速淡化,自然可以避免很多由近亲结婚所导致的问题。

最后就是进化和生存的理念了,如果将人类祖先的繁衍看做是人类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了,为了对抗更加严酷的环境,顺利的保障族群生存下去,每一次繁育过程其实都是一次进化,身体有问题的会被淘汰,不够健康的会被淘汰,留下的都是族群中最优秀的成员,而这些长远继续繁衍,后代才会越来越强大,因此在环境十分适合人类生存时,人类祖先才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繁衍,并有了近代人类的雏形。

当然,我们的祖先能够顺利繁衍下来,还和他们的迁徙习惯有直接关系,根据考古发现,很多地区其实都有自己的祖先,只不过在我们共同祖先的迁徙过程中,不同地区原本的“土著”人类最终灭亡,失去了继续繁衍下去的机会。

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是因为在其繁衍过程中经历了更加严苛的环境考验,让身体状态大幅度提升,自然要胜过其他地区的“人”,而人类祖先在对抗严寒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保障。


人类身体中的优势

从1000多年到现在的人类社会,我们的祖先在艰难的生存中,其实也进化出了很多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正是我们日后能够成为地球主宰的主要原因。

首先就是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群居习惯,纵观全世界人类的发展历程,不同地区的人类基本上都有抱团取暖和强烈的群体意识,甚至在现代社会中,群体意识的重要性依旧要高于国家和法律。

这是因为在古代,人类本身的身体素质要弱于野兽,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才能顺利的生存下来,而这种意识在不断的进化中依旧有所保留,最后演变成部落、村庄乃至国家。

而反观动物群体中,虽然有不少物种同样有比较强大的群体意识,但它们的群体意识并不够强烈,只是动物本能上的自保而已,但人类的群体意识却是人类能够不断进步的根本。

其次就是足够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虽然现代人类在生活中都要依靠各种工具来适应环境,但其实人类本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在短时间内都可以很好的进行一定程度的适应,而在有相关工具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存活。

而反观其他物种就不行了,它们或许可以在某种极端环境下生存,可一旦改变了周围环境,它们就会变得很难适应,甚至还会因此死亡,在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要远高于动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为我们选择了更好的进化方向,那就是解放双手,发展大脑,这才是人类能够发展到现在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解放了双手,人类才能开始使用工具,才有可能完成“进化”,反观其他物种,即使生存了很多年也没有进化出智慧。

当然,对于人类祖先在进化和繁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有一些十分大胆的猜测,那就是淘汰论,而这也被当做93万年前人类祖先大批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会有人发现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有的人将火种带回了山洞,有的人开始主动使用树枝等武器,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的无疑是引领人类前进的“圣人”,可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些人反而是“怪胎”,说不定会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因此每当有人举止“怪异”的时候,群体中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那就是少部分人选择支持怪人,大部分人都保持以前的生活习惯,类似于封建社会时代的守旧派,而那次人类的灭绝,就极有可能是少数掌握末日生存能力的人存活了下来。

结语:曾经有些专家说过,在周围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物种的灭绝是必然的,不同的物种会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人类能够生存到现在才是真正的“奇迹”,而正是人类的出现,才让地球的环境不断趋于稳定,开始变得适合现有的所有物种生存。

虽然也有不少人预测未来会出现所谓的“末日”,但凭借人类基因里的适应力和现有的科技,人类绝对不会像93万年前一样出现大量灭绝的情况,而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度过危机,重新打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关知识

蜜蜂的消失=人类的灭亡.pdf
8种毫不起眼但早就灭绝的植物
本世纪末超四分之一物种灭绝风险
十个100万是1000万吗 慢跑1000米消耗多少卡路里
12.22留学早报快讯:本世纪末超四分之一物种面临灭绝
上海7成的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过万元,大多数人拒绝投诉
大连环保征文1000字
游泳一小时消灭1000大卡?为啥越游越肥了?
人类要节制,降低碳排放节约能源
人类对于史前哺乳动物的误解

网址: 93万年前物种大灭绝,约98.7%人类消失,仅剩1000多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7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