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阳康”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深圳发布新学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指引

“阳康”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深圳发布新学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指引

新学期体育课怎么上?学生感染病毒康复后该如何进行体育活动?

日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深圳新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出指引,根据指引,为确保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安全,学校应通过问卷等形式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体能、运动能力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同时,开学初期实行“零起点”教学,确保运动负荷、教学难度和要求的循序渐进。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宜保持在中、小范围,随着学生体能的恢复,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提高。

指引还要求创新教学思路。根据学生感染病毒康复后不同时间和病情分阶段进行教学及运动指导。从感染病毒第一天开始计算,两周内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从病后第三周到第四周,可以循序渐进的从低强度开始少量的运动;四周后,如果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便可逐步恢复到病前的运动强度。

此外,指引要求积极推广课间和学习间隙的微运动。鼓励并指导学生户外体育活动。学校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大课间、阳光体育和校园竞赛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忌一刀切、简单粗暴式的停止校内体育活动。

【链接】

深圳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引

为确保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健康第一”和“安全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对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指引。

01

坚持基本原则,确保生命安全

(一)区别对待原则

为确保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安全,学校应通过问卷等形式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体能、运动能力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运动能力测试,以便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使体育锻炼方案更具个性特征,并全面排除隐患。

(二)循序渐进原则

在全面了解学生身体情况,科学评估学生现有的体能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精心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起点,开学初期实行“零起点”教学,确保运动负荷、教学难度和要求的循序渐进。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宜保持在中、小范围,随着学生体能的恢复,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提高。

02

创新教学思路,促进身心健康

(一)根据学生感染病毒康复后不同时间和病情分阶段进行教学及运动指导。从感染病毒第一天开始计算,两周内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从病后第三周到第四周,可以循序渐进的从低强度开始少量的运动;四周后,如果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便可逐步恢复到病前的运动强度。

(二)积极推广课间和学习间隙的微运动。指导、督促学生每完成45分钟的学习活动后,起身到户外或阳台上进行3-7分钟的身体活动,如核心体能、拉伸操、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练习等,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增强学生体质,缓解疲劳,放松身心,预防近视,提高学习效率。将体育锻炼化整为零,克服畏惧心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户外体育活动。学校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大课间、阳光体育和校园竞赛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忌一刀切、简单粗暴式的停止校内体育活动。

03

其他建议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应采用全时段、错时排课,做到场地的充分利用。

(二)大课间跑操等运动不宜全员统一进行速度要求,应根据学生身体或恢复情况进行差异化安排。

(三)体育与健康课应做好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放松练习,预防运动伤害。指导学生学会控制运动负荷,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跳异常、冒冷汗、心区疼痛(胸或背痛)、腹痛等身体不适情况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报告体育教师。加强课中健康监测,对突发情况及时科学处理。

【记者】孙颖

【来源】深圳市教科院

相关知识

北京发布中小学“体育八条”!以“身心健康”打开新学期
“健康大礼包”点亮新学期!北京发布中小学“体育八条”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推进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实验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处方教学方式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深圳体育健康大讲堂第54期|运动是良医——如何做到科学运动
给全体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10条指导建议
运动场地挖潜,体育师资扩容,安徽中小学体育新政出台半学期后—— 体育课“天天见”,健康成长看得见
“阳康”后体育课怎么上?我市体育教学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个性化教学”的原则,逐步恢复教学强度
学生“阳康”后如何恢复体育锻炼?广州市教育局指南来了
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具体指引

网址: “阳康”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深圳发布新学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指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8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