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治疗评述
绘画艺术治疗是以绘画活动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它通过绘画让患者产生自由联想来稳定和调节情感,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治愈精神疾病。绘画艺术疗法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人类出于对自然现象的畏惧与恐慌,而在岩洞中留下壁画以表达敬畏之心。到了近代,心理学蓬勃发展,因艺术具有表达、符号象征和创作等元素,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曾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梦境和分析。真正作为研究出现是在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如Jaspers、Riese等对凡高作品的研究。1922年Prinzhom 发表《疯者艺术》,l956年Jakab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绘画特点,均对精神疾病和绘画的关系做了探讨。由于此方法是以绘画为中介来进行治疗的,故称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的。
神经生理学家Sperry的裂脑实验证实H J,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这表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同属右半球所掌控。同时,对精神分裂症侧化损害研究发现 J,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右半球功能亢盛,表现为情感活动异常,主要是负性情感的体验。这说明右半球功能损害影响患者情绪机能。由此,绘画疗法认为以言语为中介的疗法在矫治由不合理认知或信念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时有疗效,但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心理学家Ley认为“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因此,同属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可以影响和治疗患者的情绪机能障碍。
心理投射在不同的心理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界定。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投射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结构,此时的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投射现象是指在儿童的自我中心时期常会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又称为同化投射。而绘画疗法主要
相关知识
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用艺术点亮心灵
“艺术治疗与慢病康复①——艺术治疗的常用方法”健康大课堂
艺术疗愈:温暖你,治愈我
艺术疗愈:如何利用艺术治愈你的身心健康
通过艺术治愈:自我表达作为治疗
艺术治疗和复原力:理论与实践
康复治疗的方案.docx
艺术何以治愈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的艺术创造与健康养成.docx
网址: 艺术治疗.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8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