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姚常房)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监测指标》内容涵盖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重点聚焦有关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在充分考虑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提出量化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在落实有关核心制度过程中涉及的医疗机构管理情况、诊疗行为规范情况和诊疗质量安全情况等3个方面。
《监测指标》包括患者入院48小时内转科的比例、患者入院8小时内查房率、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规范率、术前讨论完成率、临床用血后评估记录率等30多个指标。值得关注的是,《监测指标》中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诊制度的指标有不少,如“急会诊及时到位率”“急会诊有效率”等。其中,“急会诊有效率”是指急会诊后开具相关医嘱的次数占同期急会诊总次数的比例,反映急会诊意见的有效性和急会诊申请的合理性。
此外,《监测指标》中的“高额异常费用患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占比”指标是指对产生高额异常费用患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数量占同期高额异常费用患者数量的比例。高额异常费用患者是指一个住院周期内产生的医疗费用在20万元以上的患者。文件同时明确各地可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划定高额异常费用患者的费用额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明确了18项核心制度的定义、内涵,并对每项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医疗机构所有人员必须落实健康监测制度。实行健康申报:每日监测体温()、报告个人()和()。
国家卫生健康委: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发布!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解读
医院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定期监测评价管理制度
《北京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3版)》解读
最新!卫健委发文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出炉!
新闻中心-健康报网——健康门户
京东健康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以合规、创新驱动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的通告(2022年第7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附解读
网址: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2025年版监测指标发布-健康报网——健康门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9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