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典型案例 急性心梗抢救分秒必争 别让“心”途受阻

典型案例 急性心梗抢救分秒必争 别让“心”途受阻

六旬老人刘国强(化名),因心梗刚被子女送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对面路口,不想突发室颤,亚心急诊医生得知后,飞奔至患者身边跪地持续心肺复苏,并紧急送到医院进行除颤和手术治疗,这才有惊无险。

“室颤是心梗并发症的一种,一旦发生室颤,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几分钟就可致命。万幸的是患者在医院门口发病,给了医生抢救的时间。”亚心医院胸痛中心王军主任说,并非所有患者都这么幸运,有些心梗患者还没来得及到医院就已心脏骤停,十分惋惜。

当急性心梗发生时,身边的人应如何处理,才能极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

学会识别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

急性心梗的救治是以“分钟”来计算的。目前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仅占20%左右。王军主任强调到,“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率,首先必须缩短患者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而对胸痛的认识和重视,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及时求诊率。”

王军主任介绍,急性心梗时,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多呈剧烈的压迫感或烧灼感,有的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全身大汗,甚至有濒死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且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如果出现以上表现,则急性心梗可能性很高。特别是老年人,千万不要害怕麻烦子女,“犟”在家中,这时必须第一时间赶往医院。

也有一些患者,胸痛仅持续一两分钟,休息后就自行缓解,但也不可大意,建议到医院确诊胸痛的原因。

是自己开车去医院  还是呼叫120?

现在,不少家庭都有私家车,去医院时,自己或亲友开车很方便。“但一旦路上出现紧急情况,你就会手足无措了。”王军主任说,急性心梗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室颤,心脏停跳等等,这种情况下,需要心肺复苏等急救处理,一是私家车里无法实施,二是万一亲友不会,就很危险。

“我们一般不建议自己转运患者,极好是尽快呼叫120。”王军主任介绍,120救护车里,配备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抢救设备,关键时候能开展院前急救,为抢救赢得时间。特殊情况下120救护车还有道路优先权,而且120还知道把患者送到哪家医院极合适。

还要提醒的是,转运患者一定要找正规的120救护车。“我们就遇到过一位患者找的是黑救护车,车上只有一位工作人员,什么抢救设备没有,一旦患者病情恶化,后果不堪设想。”王军主任说。

外地患者要度过急性高危期后再转运

随着武汉心脏病诊疗水平的逐年提高,有些外地患者心梗后,哪怕路途遥远,一心想送到武汉医院治疗。这样,是否就安全了呢?

一位安徽阜阳的心梗患者,发病后第三天,家属就强烈要求120送往武汉亚心医院做手术。不想,患者在高速公路上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医生紧急救治,极终还是不幸离世。

王军主任说,急性心梗发作后的第一周,是急性期,患者处于高危状态,随时可能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前三天,风险更高。外地患者到武汉车程较远,耗时较长,这种情况下,千万不可自行转运患者。患者可先到当地医院就诊,度过急性期后,由医生评估风险,再转运到其他医院。若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无法处理时,可呼叫120进行转运。

谨记急性心梗黄金抢救12小时

要对急性心梗抢救时机有所了解,发病2小时以内为急诊手术黄金时间,发病12小时以内,及时手术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即使超过12小时,若病情不稳定,急诊手术仍可能挽救生命,所以,永远不要误以为自己已丧失手术时机而延迟治疗。

选择医院也很重要。王军主任介绍,心肌一旦坏死不可复生。所以,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要争分夺秒,极重要的是尽快开通阻塞血管,目前开通血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溶栓;另一种是急诊介入手术,即急诊支架植入术。一般急诊支架手术应作为首选,因此要优先选择有能力做急诊手术的医院。若家附近确实没有这样的医院,也不必强行舍近求远,这样反而延误开通血管时间,增加风险,可先选择就近医院,溶栓治疗也是一个可接受的选择,在溶栓治疗后再尽快转运至能随时做急诊手术的医院。

送医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据悉,仅2014年,亚心医院胸痛中心成功挽救500余名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极快16分钟就为患者实施了急诊支架手术,疏通血管,极大程度保护了心肌。

相关知识

36小时这家上海医院抢救3例急性心梗患者,医生提醒春节聚会别“过激”
急性心肌梗塞有危险吗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宣教
科普|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如何识别急性心肌梗死
每20秒就发生1例心梗,有4个“信号”?医生总结7点“护心法”
冬季易发心梗,14条救命知识必读!|心梗救治日
冬季易发心梗,14条救命知识必读!丨心梗救治日
心梗救治日丨冬季易发心梗,14条救命知识必读!
心梗救治日,14条救命知识必读!
当急救专家需要急救

网址: 典型案例 急性心梗抢救分秒必争 别让“心”途受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9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