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入不惑之年的老王发现,年轻时无论怎么吃都不会发胖的自己,如今却不可避免地长出了啤酒肚。这个明显的体型变化不仅影响了他的行动速度,让他在短距离行走后就感到气喘吁吁,还引起了他对健康和寿命的深刻思考。
老王偶然间阅读到一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其中提到体型与寿命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拥有较大腰围的人寿命可能更短,而腿部发达和臀部较为丰满的人则相对拥有更长的寿命。这一信息让一直以来忽略体型变化的老王坚定了减肥和重塑体型的决心。
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对这一观点提供了科学支持。该研究通过分析超过250万人的数据,考察了腰围、臀围、大腿围以及腰臀比等指标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腹部及内脏脂肪的积聚(即典型的啤酒肚)与各种健康风险增加及早逝风险紧密相关。相反,腿部和臀部的脂肪积聚则与降低早逝风险相关。
为何腿部和臀部脂肪较为有利?
研究指出,腿部和臀部的脂肪主要是皮下脂肪,与身体的代谢健康有着积极的联系。相比之下,腹部和内脏脂肪,尤其是围绕在内脏周围的脂肪,更容易引发代谢紊乱,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具体数据分析
腰围:每增加10cm,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
大腿围:每增加5cm,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8%。
臀围:每增加10cm,死亡风险降低10%。
这一研究强调了体型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特别是身体脂肪分布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对于老王以及所有关注健康的人来说,关键不仅仅在于减少体重,更在于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脂肪的健康分布,从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
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透露了一个引人关注的事实:对于女性而言,35至40岁是最容易发胖的年龄阶段,而男性则是在40至45岁期间。这个时期,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开始显著下降,加之工作生活压力、频繁应酬、睡眠质量下降等因素的叠加,使得体重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确保在此关键时期内维持健康的体型,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四个重要的身体指标:
1. 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是评估体重和身高比例的一个普遍使用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理想的BMI值应保持在18.5至24之间,超过24则视为超重,而超过28则进入肥胖的范畴。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健康问题有直接的联系。
2. 腰高比
腰高比是通过将腰围除以身高得出的比值,反映内脏脂肪的积累程度。理想的腰高比应低于0.5。高于这一标准表明内脏脂肪过多,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3. 体脂率
体脂率反映了身体脂肪在体重中所占的比例。男性体脂率超过25%,女性超过30%即被认为是肥胖。体脂率的过高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也会导致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低的体脂率(男性<5%,女性<13%)也可能导致身体功能失调。
4. 颈围
颈围的大小可以间接反映颈部周围脂肪的积累情况。正常标准下,男性颈围应小于38cm,女性则小于35cm。颈围过大不仅与外观相关,还可能预示着甲状腺肿大、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及睡眠呼吸暂停等健康问题。
1. 均衡饮食
多样化食物选择:确保饮食中包含各种食物,特别是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物、精益蛋白和健康脂肪。
控制分量:避免过量进食,可以使用较小的餐盘帮助控制食量,遵循“半盘蔬菜,四分之一盘蛋白质,四分之一盘全谷物”的饮食原则。
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食物:减少糖分和加工食品的摄入,选择天然、未加工的食物。
2. 规律运动
结合有氧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能提高心肺功能,燃烧卡路里;而力量训练(如举重、做俯卧撑)则有助于建立肌肉,提高基础代谢率。
持之以恒: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寻找乐趣:选择你喜欢的运动方式,更容易坚持下去。
3.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晚应睡足7-9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食欲激素,避免因疲劳而导致的过度进食。
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安静、黑暗、舒适的睡眠环境。
4. 管理压力
练习放松技巧:尝试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压力。
积极应对:找到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压力,避免借助食物来缓解情绪。
5. 避免久坐
定时站立活动:长时间久坐对健康不利,每小时起身走动5-10分钟,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用站立办公桌:如果可能,可以尝试使用站立办公桌,促进全天候的轻度活动。
6. 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指标。
持续学习和调整:保持对健康知识的学习,根据身体反应和效果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相关知识
肥肉长在哪里最危险?50岁后脂肪长在这个部位或更易老年痴呆!
茶VS咖啡,喝哪个更长寿,更健康?权威答案在这里……
如何才能长寿?推荐中医长寿养生法
中医网提醒您怎么样长寿
如何养生长寿 在卧室里做6件事能长寿
太瘦和“虚胖”都容易生病!BMI在这个范围更长寿
跑步越多,越易长寿?提醒:需要排除这两类人,或是在折寿
老人养生长寿有哪些秘诀?
长寿五大“微”条件 微胖微凉更长寿
寿命长短看手便知?提醒:手上若没有这3种异常,或更长寿
网址: 脂肪长在哪里更易长寿?医生提醒:35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0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