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 2018年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论文排版

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谷永东   开通知网号

【摘要】: 吲哚是一种含氮苯并吡咯类生物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生命科学的兴起,以吲哚为出发点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多种吲哚衍生物,并且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吲哚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细胞增长,抗病毒,防污等。并且吲哚衍生物...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思璐;桑寄生抑菌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21年 2 叶静敏;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合成及其抗人宫颈癌Hela 229的细胞学机理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 3 秦泽敏;具有抗菌活性的Indiacen A的全合成和叉唇石斛化学成分研究[D];大理大学;2019年 4 元鑫鑫;基于香豆素的新型含氟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李楠柯;梁光平;丁丽娜;陈东林;聂昌平;刘雄利;周英;3-季碳氧化吲哚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2 巫受群;李小琴;孟娇;甘宜远;田坤;王贞超;欧阳贵平;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取代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有机化学;2018年06期 3 汪钢强;孙绍发;吴鸣虎;汪秋安;吲哚衍生物合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6年11期 4 范超;马养民;刘存弟;程佩;贾斌;3-芳亚甲基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17年05期 5 周根;刘欢欢;王丹丹;韩朔楠;杨超;林冰;刘雄利;赵致;周英;嘧啶拼接3-烯键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合成化学;2017年03期 6 麻妙锋;王德志;夏先华;李若馨;冯吉利;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7期 7 何立巍;杨婧妍;侯宪邦;板蓝根正丁醇部位抗病毒活性组分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7年14期 8 程雨兰;门金霞;周金培;张惠斌;吲哚胺2,3-双加氧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舒任庚;严喜鸾;李莎莎;屠鹏飞;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蜡梅叶中的l-洋蜡梅碱、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7年11期 10 袁莉;汤华;庄春林;孙鹏;张文;海洋卤代吲哚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1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巍;陶玉芬;刘红旗;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感染性疾病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7年 2 肖炳坤;黄荣清;骆传环;山蜡梅叶中蜡梅碱和山蜡梅碱的分析与鉴定[A];中国质谱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文宣;胡金锋;蜡梅中萜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爱岗;董姣姣;林文翰;田黎;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nitrosporeus中吲哚咔唑类生物碱及其激酶抑制活性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备;基于吲哚的Minfiensine骨架合成及吲哚咪唑杂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超;芳基取代的螺环吲哚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剑飞;吲哚生物碱Arborisidine和Subincanadine C的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3 张苈;3-杂环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4 杨超;活性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5 许世勋;半蜡梅碱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5年 6 汪琴;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测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董芸芳;双吲哚,β-氨基酮及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宋洁琼;蜡梅籽中油及生物碱的提取与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真真;杨磊;周鸣强;赵建强;袁伟成;3-吡咯氧化吲哚和3-取代-3-溴氧化吲哚反应构建3,3′-二取代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J];合成化学;2021年01期 2 罗年华;钟瑜红;王勇;蔡久彪;吴冬冬;3-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3 宋秋玲;柯淼林;3,3-二氟-2-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年06期 4 杨凯;陈治希;刘昭文;余磊;但卫星;3-硫化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2013年04期 5 周卫,胡惟孝,杨忠愚5-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2年03期 6 卢玉;黎峥;田民义;刘雄利;张敏;异噁唑色满酮拼接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白血病细胞增殖活性[J];合成化学;2021年05期 7 景德红;韦启迪;刘雄利;新型异噁唑山酮素骨架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20年09期 8 尹少松吲哚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1998年04期 9 汪军鑫;巩艺;周英;刘雄利;邓国栋;新型六氢山酮素拼接异噁唑双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20年02期 10 于晶;于良民;李霞;苗展展;李乐;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园双;沈檬洋;张新迎;范学森;吡唑并[1,2-a]吡唑啉酮和2-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A];河南省化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2 王小平;王克虎;苏瀛鹏;胡雨来;黄丹凤;锡粉促进下合成三氟乙胺基取代的氧化吲哚类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3 李慧超;刘远雄;吴峤;杨帆;李志念;杨吉春;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郑晶;肖绪枝;陈敏峰;张冬梅;陈河如;叶文才;取代苯乙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郑晶;肖绪枝;张冬梅;陈河如;叶文才;乙烯桥连的二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杨政;王克虎;胡雨来;黄丹凤;锡粉促进下“一锅法”合成3-氧杂螺-2-氧化吲哚类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刘腾;彭美阳;彭占荣;方利;严胜骄;林军;多环双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莲鹏;吕萍;王彦广;Cu催化吲哚类化合物的3位氰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岩;郑晶;崔孙良;Rh(Ⅲ)催化的具有并环结构的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腾;刘智成;王永超;施丽萍;严胜骄;林军;多环吲哚类杂环化合物的简便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倩;生物质热化学催化氨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王治靖;复杂吲哚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荣东;1-苯氨基-5H-哒嗪并[4,5-b]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4 徐蒙蒙;自由基加成引发的吲哚类化合物的串联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22年 5 魏强;双官能催化不对称构建含有季碳中心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张静怡;非金属催化炔酰胺参与的环化反应[D];郑州大学;2021年 7 张磊;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及异佛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8 刘苏静;烟台近海海域典型污损生物调查及其防除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6年 9 段淑文;不对称有机催化合成手性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璇;3-烯基双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凌彬;三类含硫吲哚类化合物中C-S键气相断裂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3 赵岩岩;喹啉及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潘教厅;3-膦酰甲基吲哚和2-膦酰化-3-烷基化吲哚合成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5 吴瑶;2-取代吲哚与螺环吡咯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9年 6 崔美姬;基于芳基丙醇氧化的芳构化与α-功能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满孝平;铂、铑催化合成吲哚类化合物反应机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8 谷永东;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 9 杨楷模;3-叔胺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D];贵州大学;2018年 10 巩艺;基于色酮骨架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D];贵州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付东红;吲哚合成有了新方法[N];健康报;2009年

相关知识

吲哚的健康益处及其在植物中的丰富来源
减肥药马吲哚的研究进展
吲哚丙酮酸
注射用吲哚菁绿
科研丨CLIN NUTR: 肠道菌群吲哚
什么药可以替代吲哚布芬片
吲哚美辛巴布膏怎么用
吲哚布芬片替代药有哪些
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高效分离
吗吲哚减肥有什么不良反应?

网址: 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3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