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女性独立在于人格独立。人格独立不仅体现于不能与另一半存在寄生关系,同时也体现于不能与原生家庭存在寄生关系。而“寄生关系”又是双向的, 不仅自身不能依附于对方,同时也不能接受对方依附于自己。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很多事情就好继续说下去了。
首先,为什么我要谈女性的人格独立?其实更广义的,我认为“人”应该人格独立。
我是90后,身边不少人,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有很严重的依赖原生家庭的倾向。最简单的:自己不能够或者不敢对与自己相关的大事做出抉择。原因很多: 父母过于强势、自己没主见、没有经济基础等等。 但是我想特别提女性,因为追求人格独立对于女孩儿更难,并且更容易被误读。
独立的人格是需要培养的,而社会或家庭对于一般女孩儿是没有太高要求的,因此不会刻意去培养。即便培养,如果培养痕迹过重, 则又形成了一种“表面独立而实则依附”的关系。 所以要形成真正的独立,就需要有一个将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剥离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容易,并且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在推动力,主观上对于双方都是(几乎)无法实现的。对于这个过程表现的表较好的就是《摔跤吧,爸爸》里面,女主决赛环节父亲被教练使坏关在小黑屋因而没到场,女主独自面对对手,从一开始的慌张、缺乏安全感,到最后的淡定并重新继续力量,完全依靠自己战胜了对手。这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升华,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现实生活中,经常的情况就是独自离家求学,或独立离家打工。 不要跟父母一起生活就是最基本的剥离的条件。
女性独立被误读的例子之一就是蒋方舟。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巨婴。她比我大几岁,但是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以我小时候基本上是看着她的采访和报导过来的;上大学后一阵子流行“人人网”,有一些高中同学是她校友,所以她的信息也没有断, 每次她发文我这个圈子的评论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但这些无非让人觉得她有点自以为是,有点矫情,有点作,还有点娇气,直到最近看了几期她上的《圆桌派》,我隐隐感觉到她对她的母亲有一种过分强烈地依附关系,这或许是导致她生活在理想国的原因(之一)。
(未完待续)
相关知识
女性独立
何为独立女性?
女性力量之源:独立、自爱与健康
独立女性的自我疗愈与成长之路
被误解的“独立女性”
女性独立与健康:智慧女性的九大坚持
关于对女人独立性的尊重
健康丨她才是独立女性,追求身心独立的魅力人生
自我认同,才是女性独立的关键
女性独立秘诀:修炼自我
网址: 女性之独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4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