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摘自思想钢印,的确是好文章,值得多读精读。
===========================================================
我把产业趋势分成两类:第一类叫供给驱动型,第二类叫需求驱动型。
所谓供给驱动,举个例子,苹果手机的出现就是供给驱动的逻辑。之前大家都是使用功能机,后来苹果做了智能机,大家突然发现手机上原来能有那么多应用,也就是说智能手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大家对手机的传统印象,以前手机就是打电话的,现在手机可以帮助你做一切事情,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因素,所以我们称之为供给驱动,这就叫“从0到1”。
所谓需求驱动,一个手机用了两三年就要换机,如果某个机型很受欢迎,过两三年它就会形成换机潮,这就叫需求驱动。而苹果升级,从苹果5到苹果6到苹果7,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是需求驱动。
需求驱动是“从1到N”,这对传统优势企业友好,如果手机功能都没大变,那肯定之前做的好的企业做的更好,因为它有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一定是这类企业做的最好。
这种趋势符合传统价值投资的理念,只要看它的现金流、毛利率、ROE和护城河就能判断这类企业能否投资。
但供给需求不一样,它是“从0到1”,重新洗牌,之前做的好的企业现在未必能做得好,之前做得不好的企业,如果掌握了一个趋势,可能业绩突然一下就爆发了。
这种产业其实很难用传统价值投资的理念,所谓科技股的产业趋势投资,利润更丰厚,更难掌握的就是供给驱动的产业趋势。
这两种驱动趋势,理解了它的概念之后对我们的投资有什么用?
这两张图学过经济学的人可能会比较清楚,左边的是总需求曲线,右边的是长期供给曲线,这里面是经济学一个很著名的观点:经济增长短期靠需求水平,长期靠供给能力。
左边这张图曲线的意思是如果产品没有发生革命性本质的变化,想要刺激需求上升,就要让价格会下降。也就是说如果都是那么多人来做,这里来了一个新的需求,为了抢这个需求,家家都会去压价,而且会有新的供给力量加入,就会产生量升价减的效应。
科技类消费品,大部分价格总是在不停地下降,因为需求上升之后会有更多供给的力量加入,如果没有供给瓶颈,它的价格一定会下降。
再看供给的特点——量价无关。
为什么说长期供给水平的提升跟价格没有关系呢?以前大家都买1000元的手机,现在出了一部智能手机,一开始苹果定价很高,但很多人都会买,不太关注价格,因为它跟以前的手机不是一个产品,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一开始有供给瓶颈,只有我能做的时候,价格是下不来的,还有可能提价。
传统的供给有四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但具体到微观企业层面,我们更多强调技术创新带来的供给水平的变化。
所谓供给型的产业趋势,近年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TWS耳机。
其实蓝牙在耳机中早有应用,但蓝牙只能连一个耳机,再从这个耳朵再连另一个,所以信号经常会断掉,体验很不好。苹果的Airpods用了新技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耳机,让Airpods就是划时代的产品,实际上是把传统耳机改造成一个新需求的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真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做很多事情,不光听音乐,它会把更多功能镶嵌在耳机里跟它人工智能的技术结合,导致需求大爆发。
因为这个产品本身是有技术壁垒的,终端产品价格很坚挺,导致供应链上的利润也很大,所以才催生了立讯、歌尔这类牛股。Airpods发展中的量价关系跟当年的智能手机非常类似,它也是一个典型的供给驱动的产业趋势。
供给驱动和需求驱动是在不同的产业阶段出现。
智能手机的发展,把传统功能机变成了智能手机的用户,从2010年到2016年,属于供给驱动为主,这个过程中产业链出现了一大批大牛股,消费电子当时是属于成长性行业,很多PE都在50倍以上,因为这属于供给驱动的阶段。
但从2016年开始,整个智能机需求平缓之后,更多是升级换代的需求,这段时间就是需求驱动,整个消费电子的产业链就出现了周期性波动,它就变成了周期性行业,市场估值是给周期股的估值,叠加2018年底大熊市的影响,那时候消费电子都是很惨的,只有十几倍的估值,立讯最高也就是20倍多一点。
到2019年5G手机出现,市场开始憧憬手机行业会出现一些比较大的变化,因为5G不光在传输速度上,在手机内部的一些结构上也会出现一些明显区别。这里有部分供给因素出现,但手机这种成熟产品还是需求驱动为主,只是部分出现了供给驱动的因素。这就是两种驱动力的产业趋势同时出现。
两种产业趋势经常会有一些交错,需求驱动的产业趋势同时也会有局部的技术升级,比如智能手机近几年的多摄像头趋势,摄像头分微距,主摄头、人像头,对研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个需求拉动的过程中,有局部供给驱动的升级,但反映到各个企业是不一样的。
前面的内容给人的感觉,供给驱动一定能出大牛股,但实际上也不一定。因为技术升级一定要形成需求的增长才能形成产业趋势,今天我发明出来了,但成本很高,下游没办法接受,最后你的研发费用很可能会打水漂。
=================================================================
物联网模组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还是两者都有?
云计算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还是两者都有?
相关知识
以医院文化建设为驱动力 提升医院品质
智慧医疗:技术驱动健康未来
亲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8篇)
关于运动健康的文章
家庭亲子读书计划范文(通用12篇)
精选健身心得体会范文
宝妈必读文章 宝宝育儿书籍推荐
亲子共读读后感(通用28篇)
健康育儿知识文章
育儿知识文章(通用16篇)
网址: (转)供给驱动 和 需求驱动 以下文章摘自思想钢印,的确是好文章,值得多读精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