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与措施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与措施

一、制度

(一)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由于医疗需要而提供的个人各种秘密或隐私,有要求保密的权利。医务人员应严守私密,不随意向外人泄露。

(二)患者有权对接受检查的环境要求具有合理的声音、形象方面的隐蔽性。由异性医务人员进行某些部位的体检治疗时,有权要求第三者在场;

(三)在进行涉及床边会诊、讨论时,可要求不让不涉及其医疗的人参加;有权要求其病案只能由直接涉及其治疗或监督病案质量的人阅读。

二、措施

(一)加强医护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

医护人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医疗医护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如《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护士条例》等。让医护人员明白:病人的同意是医疗、护理合法性的前提;医务人员有为病人病情、隐私进行保密的法定义务。避免在办公室、走廊、病房等地方随便谈论病人病情、隐私或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大声询问病人的私生活情况、生育情况等,从制度和实际行动上保证病人的隐私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二)医疗诊治操作过程中的隐私保护

1.医护人员在治疗及护理操作前,关上房门或用屏风遮挡,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时尊重病人,让陪伴或其他病人回避,尽量减少或避免病人隐私部位的暴露。

3.改善诊疗环境,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努力改善硬件环境,如病床间设置床帘;为病人提供一个医患一对一私密的诊疗护理空间。

(三)营造隐私保护的就医、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应先向病人解释,说明临床教学的重要性,让病人认识到病人有支持医院教学、科研、发展医学科学的义务,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才可进行操作。对有特殊要求的病人,例如希望有单独医生或护士操作、要求女医生检查等应在不影响操作及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要求,保护病人应有的隐私权。

(四)加强病人个人资料的管理

保管好病历资料是保护病人隐私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科研、临床总结时,要删除能直接表明病人身份的内容,对病人负责;病历资料不随意存放,而应统一放置在病历架中保管,不能任由他人翻阅,而导致病人隐私的暴露。

(五)持续改进工作

1.医院床头卡可能需在病人床头卡上去掉疾病诊断栏,其他内容可以保留。

2.设置不同规格的独立诊室和病床,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

相关知识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与措施.docx
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措施
保护病人隐私制度与措施.docx
.保护病人隐私制度与措施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保护患者隐私的具体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的具体措施.docx
患者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网址: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与措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5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