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浙工大改造中心代谢和副产物形成途径,实现维生素B5前体合成

浙工大改造中心代谢和副产物形成途径,实现维生素B5前体合成

D-泛解酸作为维生素 B₅ 的关键前体,在食品、化妆品和饲料等行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市场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化学合成方法因使用高毒物质、污染严重且不环保而存在明显弊端,相比之下,微生物发酵虽被视作颇具潜力的替代途径,但 D-泛解酸产量偏低的状况一直阻碍着其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

近日,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柳志强研究团队,在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etabolically Modifying the Central and Competitive Metabolic Pathways for Enhanced DPantoic Acid Synthesis”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选择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代谢工程改造菌株,最终实现了 D-泛解酸生物合成量的明显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曾在 2024 年 10 月发文,利用大肠杆菌代谢工程增强 D-泛酸(维生素 B5)的产量,实现了 86.03 g/L 的滴度。目前,D-泛酸的微生物合成主要集中在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


图| D - 泛解酸合成代谢途径(来源:上述论文)

实验初始,该团队便将目光聚焦于大肠杆菌的中心代谢和副产物形成途径。原始大大肠杆菌的菌株 DF1 虽在此前经过基因改造,但 D-泛解酸产量仍不尽人意,在摇瓶和 5 L 发酵罐中分别仅能达到 0.75 g/L 和 8.74 g/L,并且发酵液中存在大量副产物,像乙酸(4.10 g/L)、乳酸(3.89 g/L)和 α-酮戊二酸(4.50 g/L)等的积累问题尤为突出。

为有效提升 D-泛解酸产量,研究人员首先采取措施增强丙酮酸(PYR)前体的供应。他们巧妙地将 PYR 激酶 I 基因 pykA 的启动子替换为强启动子 Ptrc,这一举措使得 D-泛解酸产量成功提高到 0.85 g/L。随后,研究人员对 panB 基因过表达,并引入异源基因 alsS。通过这一系列操作,D-泛解酸产量进一步提升至 1.33 g/L。

在应对副产物问题上,研究团队也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他们通过敲除基因 poxB、ldhA,成功减少了乙酸和乳酸的生成。同时,引入重组质粒 99A-BS,使得菌株 DF4/99A-BS 中乙酸和乳酸的积累量显著降低,从而为 D-泛解酸合成保留了更多宝贵的碳源。

图|DF9/99A - BSB 的 D-泛解酸产量上表现最优,同时副产物积累量相对较低(来源:上述论文)

虽然菌株 DF4/99A-BS 中乙酸和乳酸的积累量已经显著降低,但可能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研究团队利用 CRISPRi 系统展开深入研究,成功筛选出与α-酮戊二酸代谢和运输紧密相关的 6 个关键基因(ppc、mdh、icd、sucA、kgtP 和 dcuA)。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对这些基因进行不同方式的调控,如敲除 ppc、kgtP、dcuA 基因,上调 mdh、icd、sucA 基因表达等,能够显著影响 D-泛解酸合成和α-酮戊二酸积累。

例如,敲除 ppc 基因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α-酮戊二酸积累,但也对细胞生长和 D-泛解酸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上调 mdh 基因表达则有力地促进了草酰乙酸合成,进而促使细胞生长和 D-泛解酸产量得以恢复。

最终,经过多轮精心设计的代谢修饰,菌株 DF9/99A-BSB 展现出强大的生产潜力。在摇瓶发酵 48 小时后,其 D-泛解酸产量达到 2.03 g/L,而在 5 L 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 76 小时后,产量达到 14.78 g/L,同时副产物乙酸、乳酸和 α-酮戊二酸的积累量大幅降低。

图|DF9/99A - BSB 的 D-泛解酸产量上表现最优,同时副产物积累量相对较低(来源:上述论文)

这项研究是首次成功通过调控与 α-酮戊二酸相关的关键基因,显著提高了 D-泛解酸的生物合成效率,为 D-泛解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其他相关代谢物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相信在未来,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科研人员有望进一步优化微生物发酵工艺,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 D-泛解酸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772599/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介绍
脱落酸生物合成途径、信号传导机制、分解代谢及调控
脂肪酸合成途径
绽妍维生素原B5精润保湿霜怎么样 绽妍维生素原B5精润保湿霜有副作用吗
肿瘤细胞中不同的糖代谢途径
脂肪酸合成途径在衰老中的变化
大连化物所等在脂肪酸合成代谢研究中取得进展
凡是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入。是对还是错?
合成生物学:扮演“造物主”
Nature子刊:罗小舟团队首次实现在酿酒酵母中从头合成植物激素茉莉素

网址: 浙工大改造中心代谢和副产物形成途径,实现维生素B5前体合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7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