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辛苦减肥后
体重又反弹
只是因为“管不住嘴”吗?
全球超15亿人正面临肥胖困扰,而更让人头疼的是,即使成功减重,80%的人会在5年内体重反弹 [1,2]。这背后的原因远非“意志力薄弱”这么简单。
科学家发现, 脂肪组织竟有“记忆功能”——减重后,脂肪细胞仍保留着“催胖”的基因特性,仿佛一个顽固的存档,随时准备重启肥胖模式 [3]。这种“细胞记忆”叠加代谢变化,让体重维持变成一场持久战。
咱们身体里藏着
让体重反弹的 “隐形推手”
这三大反弹机制
专门在你减肥后偷偷使绊子
1. 激素唱反调
减重后,控制饱腹感的“瘦素”水平骤降40%至60%,而饥饿信号“胃饥饿素”却持续走高。大脑对饱腹信号的敏感度也降低,明明吃饱了,身体却“催”你继续吃。
2. 脂肪细胞的“记忆陷阱”
最新研究显示,脂肪细胞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记住”了肥胖状态。即便体重下降,关键代谢基因的甲基化模式仍偏向脂肪储存。比如,脂肪细胞表面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会反弹到比减重前更高,加速囤积脂肪。
3. 代谢变慢+炎症埋伏
减重后,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基础代谢率下降,每天少消耗数百大卡。同时,脂肪组织中的慢性炎症并未消退,巨噬细胞持续释放促炎因子,像暗火一样阻碍脂肪分解。
五招破解反弹魔咒
快来看看具体要怎么做吧
1
蛋白质:饱腹又燃脂的“守门员”
每日摄入1.2至1.6克/公斤优质蛋白(60公斤人群需72至96克),能延长饱腹感、提高食物热效应(消化蛋白质多耗能20%至30%)。鸡蛋、鱼类、豆类是优选,早餐摄入25克以上优质蛋白效果更佳 [4]。
2
脂肪:选对种类比少吃更重要
避开油炸食品等高反式脂肪和肥肉、黄油等过量饱和脂肪。橄榄油、坚果、三文鱼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能减少脂肪组织炎症,改善代谢。
3
碳水:质量决定成败
用低升糖指数食物替代精制碳水:全麦面包代替白面包、杂粮饭代替白米饭。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25克,可使反弹风险降低42% [5]。抗性淀粉能通过肠道菌群促进脂肪代谢,通过全谷物、豆类、薯类及冷却主食的合理搭配,既能改善代谢健康,又能增强饱腹感 [6]。
4
精准营养:找到你的“专属配方”
胰岛素抵抗人群:适合低碳水(30%至40%热量)、高蛋白饮食。
基因检测指导:携带APOA2等特定基因变异者,控制脂肪摄入量更利于减重。
肠道菌群定制:通过检测肠道微生物,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控糖及减脂效果提升30%。
5
力量训练:提升基础代谢
均衡饮食结合每周2至3次的力量训练是防反弹的核心——随着肌肉量的增加,基础代谢率随之提升。增肌对代谢的提升需要长期坚持方能带来显著健康收益。与其追求“快速提升代谢”,不如将增肌视为改善整体代谢健康的综合策略之一。
中医智慧:
调理体质,巩固减重成果
“胖人多痰湿”,体重反弹与脾胃虚弱、湿浊内阻密切相关。通过整体调理,可改善代谢失衡,帮助巩固减重效果。
穴位刺激:
抑制食欲,调节代谢
耳穴压豆:贴压饥点、内分泌、三焦等穴位,能减少饥饿感。临床试验显示,配合饮食控制可使反弹风险降低35%。
腹部艾灸:灸中脘、天枢、关元等穴位,每周2至3次,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喝凉水都胖”的虚寒体质 [7]。
药食同源:
健脾祛湿黄金组方
经典方剂: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可利水消肿;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促进水液代谢 [8]。
日常茶饮:荷叶10g+山楂5g+陈皮3g煮水代茶,既能消脂又能缓解减重期便秘。
体质辨识:
因人施治防反弹
痰湿体质(易水肿、舌苔厚):重点化痰利湿,推荐薏苡仁、赤小豆。
气虚体质(易疲劳、肌肉松软):需补气固表,可用黄芪、党参炖鸡汤。
肝郁体质(压力大、暴饮暴食):配合玫瑰花、柴胡疏肝解郁。
现代研究证实,中药成分如黄连素、姜黄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脂肪合成酶活性等途径辅助体重管理。但需注意,中医调理需长期坚持,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服用减肥偏方。
对抗体重反弹
既要懂身体的“小心机”
也要用对科学的“组合拳”
吃够优质蛋白、选对脂肪碳水
量身定制饮食,必要时配合中医调理
定能打破“瘦了又胖”的循环!
参考文献
[1].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World Obesity Atlas 2024.
[2]. Hall KD, et al. Maintenance of Lost Weigh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Obesity. Med Clin North Am. 2018.
[3].Hinte LC, et al. Adipose tissue retains an epigenetic memory of obesity after weight loss. Nature. 2024.
[4]. Hansen TT, et al. Are Dietary Proteins the Key to Successful Body Weight Management? Nutrients. 2021.
[5]. Reynolds A, et al. Carbohydrate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Lancet. 2019.
[6]. Hughes RL, et al. Resistant Starch Type 2 from Wheat Reduces Postprandial Glycemic Response. Nutrients. 2021.
[7].张伯礼, 等. 艾灸对脾虚型肥胖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中医杂志, 2021.
[8].黄璐琦, 等. 经典方剂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202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