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会“洗脑”的菜叶子吗?
它长得像菜心没发育好、又像西兰花失恋后放弃健身的样子,原本命运是被种在绿化带里净化空气、或在猪圈里与豆饼同寝。
如今,它却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奶茶杯里的“养生金叶”——羽衣甘蓝,菜界最懂营销的绿茶,哦不,绿叶。
真相是,它从没变,它的定位只是从“猪饲料”被换成了“轻体纤维棒”,价格翻了四五倍,而你却抢着为它买单。甚至还有点开心。
一棵能把自己营销进名媛早餐和健身KOL晚餐的叶子,已经不只是蔬菜,是草本界的“迪奥口红”。当你以为它清苦养生,它却偷偷在后台收割焦虑。
羽衣甘蓝最早在欧美的处境,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惨。
二战时期,它是英国人“求生菜单”里最底层的存在,因为它抗寒、耐种、便宜,连白开水煮都能活命。
但战争结束后,它也光速被扫地出门,口感苦涩、纤维粗糙,连西方中产都嫌它“嚼不烂”。
2012年之前,美国最大的羽衣甘蓝采购商是——必胜客!而且不是拿来吃,是装点沙拉台边角的“绿背景”。
直到2013年,纽约出现了一位“戏精营销教母”:奥伯伦·辛克莱尔。她不搞农业,却凭一张嘴把羽衣甘蓝送上了时尚圈封神台。
她自封“羽衣甘蓝推广协会会长”,编出“超级食物”的人设,让碧昂斯穿印有“Kale”字样的T恤拍专辑封面,还请格温妮丝·帕特洛在脱口秀上演示“羽衣甘蓝轻体餐”。
从那年开始,全美中产像着了魔,纷纷在厨房里种叶子,仿佛那不是菜,而是维秘天使的专属氧气。
这操作就像让洗脚城的毛巾登上巴黎时装周,一切只需要一个故事+一件文化衫。营销这碗饭,真的是“靠吃不如靠吹”。
201种原料,听着像是某中药铺老先生的药方,但它其实是去年中国新茶饮品牌们搞出来的菜单数量。
羽衣甘蓝只是这场“舌尖猎奇大赛”的一员:油柑、刺梨、巴西莓、姜黄、苦瓜酵素、蓝藻粉……品牌们仿佛在上演一出《茶界神农百草试毒记》,只为博你一杯好感。
为什么茶饮越来越像保健品?三层逻辑,绝了:
第一层:原料越冷门越能吹
你说羽衣甘蓝含钙?是的,每100克大概150mg,连牛奶都不如。但只要没人知道,就可以说它是“植物界的钙中之王”。
你说它通便?跟菠菜比几乎一样,但你一说“清肠”,就能让办公室白领们自觉多掏十块。原料不怕丑,就怕你太懂。一旦你查了营养表,这局就散了。
第二层:收购价涨了3倍,品牌却涨了10倍
2024年春天,羽衣甘蓝的收购价还只是0.8元一斤,但喜茶一款“夺冠纤体瓶”爆红后,立刻飙到3.5元。有些品牌甚至让采购商驻扎农场,叶子刚冒头就被“内定”预定。
你以为这是养生,其实是叶子的“期货交易”现场。从叶尖到杯底,每一口都是“击鼓传花”的韭菜游戏,谁接最后一个谁就真喝成了“草”。
第三层:年轻人要奶茶自由,也要“自我安慰自由”
“奶茶让人快乐但胖”,这让Z世代既难受又上头,于是羽衣甘蓝横空出世——它低卡、它绿色、它“纤体”,它的颜色本身就是健康的代名词。
一杯奶茶+一撮绿叶=“我没有放纵,我是科学瘦”。
说白了,这是用一片菜叶给自己放纵找借口,就像啤酒配青瓜片,薯条蘸芥末酱,精神安慰一百分。
但别忘了,这片菜叶,真的没你想的那么神。
羽衣甘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叶黄素,但你吃几口菠菜、卷心菜、甚至芥蓝,也能一样补回来。至于“抗癌”?那是体外实验,老鼠都得吃到秃才有效。
你要靠一杯羽衣甘蓝奶茶瘦身,和指望吃夜宵减脂一样离谱。
而且它的“神话寿命”一般不超过18个月。从牛油果到油柑,哪个“超级食材”不是来得轰轰烈烈,走得悄无声息?
营销逻辑就是“换一个噱头继续卖老套路”。别以为这次羽衣甘蓝能长红,半年后它可能就在宠物粮里重归本职。
羽衣甘蓝的成功,不是农业胜利,是营销胜利。
它的逆袭,不是因为营养突飞猛进,而是因为它被包装成了“故事”:抗癌、抗糖、抗疲劳,仿佛能帮你和生活对抗。
真相是它只是资本把健康焦虑“植入”食物的一种方式,而你喝下去的,是一杯带着滤镜的心理代偿。
这不是“吃草养生”,而是“吃话术上头”。别把蔬菜当神药,也别把品牌当医生。
相关知识
抖音首播卖出60万杯,“薄荷奶茶”卖出爆款
苦瓜柠檬茶,一年卖410万杯,广东有品牌正在靠“蔬果茶”突围
10天卖出100万杯!7分甜姜饼人杯如何被打造成现象级爆品?
牛肉装进“奶茶杯”,偷偷降级的火锅,盯上打工人外卖
45元一杯,“酸奶刺客”卖的是噱头?
喝奶茶,如何才能更健康?
新茶饮品牌上演新一轮价格战 加码“健康卖点”
看准营养“红绿灯” 喝一杯健康茶饮
一杯酸奶卖40元,Blueglass为何这么敢?
想瘦的年轻人狂炫绿化带 羽衣甘蓝成新宠
网址: 绿化带里的“喂猪菜”,如何被奶茶品牌卖成每杯28元的健康神话?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8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