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复旦发布国内首份数字时代健康科普评价报告,发现了这些不足之处

复旦发布国内首份数字时代健康科普评价报告,发现了这些不足之处

近日,国内首个《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专家研讨会在沪举行。

在建设“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的背景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少晶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王帆研究员团队历时半年多,通过对抖音、微博、微信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健康科普内容的分析,完成《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瞄准健康科普领域,聚焦医生群体,考察数字化进程中的健康科普特点及问题,是国内首个有关数字时代医生健康科普的评价报告,旨在帮助医生提升健康科普效果,为促进公共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研究团队经过多轮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判断,最终确定了认证为医生的930个抖音账号,10346个微博账号,以及排名前200位的微信公众号。

《报告》发现,近几年,医生科普呈蓬勃发展趋势,微博认证为医生的账号超过1/4为近三年新注册。微博、抖音、微信平台上的健康科普内容数量增长明显。

《报告》显示,国内医生在数字平台上的科普力量区域分布广泛,但参与规模及影响力受地域、性别、医院、科室、职称、职务等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科普力量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专科医院在微博平台占比相对较高,综合医院在抖音平台占比更大;外科、内科、中医科在抖音、微信平台上更加普遍,而整形科在微博上占比较高。

在内容方面,《报告》指出关于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健康科普内容比较丰富,而心理健康等隐性健康话题的可见性与关注度明显不足。

在阅读量较高的内容中,日常保健与疾病分析占比较高,癌症、中医药知识内容占较大比例,而心理疾病、疫苗等主题的内容相对较少。

《报告》还指出,数字传播语境孕育出具有创新性的科普形式,例如直播、脱口秀等。不过,部分医学科普与广告营销之间的界限模糊,数字平台上健康科普与商业化医疗服务的平衡亟待重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助理、心胸外科主任医师仇万山教授认为,要秉承科学的精神进行科普,并及时帮助识别虚假信息,形成专业化的健康谣言辟谣打假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有组织的管理体系与传播路径。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健康传播部《健康脱口秀》项目组织联络人戴恒玮建议,应关注MCN机构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未来需要引导MCN成为健康科普的助力者。

近年来,上海市健康科普工作实现多个领先全国的创新之举,例如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院士健康科普基地等。去年,上海推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将健康科普纳入医疗、药学、护理、技术等卫生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

数据显示,上海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连续15年不断提高,2022年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9.4%。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国内首个《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专家研讨会在复旦成功举办
国内首份!角膜塑形镜大数据报告发布
国内首份营养代餐食品全面研究报告发布
复旦团队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评价报告
中国首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国内首份《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报告(2023)》发布
《中国数字健康发展蓝皮书》发布 助力数字健康高质量发展
《数字疗法全球报告(2022)》发布,近十万字最全记录
《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2》发布

网址: 复旦发布国内首份数字时代健康科普评价报告,发现了这些不足之处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8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