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随着春夏季的到来,气温回升不仅带来了温暖的天气,也让各种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流感、麻疹、登革热、诺如病毒……这些疾病可能就在你身边悄然流行。面对这些健康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国家疾控局最近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给出了权威解答。今天,我们就来为你详细解读春夏传染病的流行态势以及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年春夏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根据国家疾控局的最新数据,今年春夏季将呈现出多种传染病共同流行的态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南方部分省份可能迎来夏季流感的小高峰。此外,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和疟疾的输入风险显著增加,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也将随着气温升高进入上升期。
那么,面对这些传染病,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屏障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以麻疹为例,我国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率超过95%,有效构建了群体免疫屏障。专家提醒,适龄儿童应及时完成免疫程序,尤其是国际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更要加强疫苗接种。
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登革热和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专家建议,公众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前往疫区时,应做好物理屏障防护,如使用蚊帐、穿长袖衣物等。此外,清除积水是防蚊的关键,家庭应定期清理花盆托盘、废弃容器等可能孳生蚊虫的地方。
注意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春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期,家庭成为主要风险场所。专家提醒,春季易误采误食有毒野菜和毒蘑菇,公众需提高警惕,避免采摘和食用不明植物。此外,微生物污染风险随气温升高加剧,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剩菜剩饭要及时加热后再食用。
加强个人防护,提升健康意识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进入蜱虫活动区域,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等。户外活动后,应及时检查全身,发现蜱虫附着需用镊子垂直拔出,并进行消毒观察。
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就医如果从登革热流行区返回后出现高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申报旅行史。此外,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春夏交替季节,户外活动和亲友团聚增多,公众需提升防病意识,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国家疾控局表示,将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健康防护知识,提升公众的疾控意识。
总之,面对春夏传染病的高发态势,我们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食品安全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夏季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