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家团队研究表明:每天一杯豆浆,癌症风险或可降低45%?真的?

专家团队研究表明:每天一杯豆浆,癌症风险或可降低45%?真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最近网上流传着"每天一杯豆浆能降低45%癌症风险"的说法。

很多人开始囤豆浆机,也有人担心喝多了会得乳腺癌。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豆浆和癌症那些事儿,看看黄豆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豆浆里最受关注的成分是大豆异黄酮,这东西被称作"植物雌激素"。

别被名字吓着,它和人体雌激素是两码事。好比说手机充电器和电源插座都能供电,但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大豆异黄酮既能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又能阻止过量雌激素发挥作用。

好比给身体装了个智能调节器,雌激素多了它能削弱信号,少了它又能适当补位。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在多项研究中都显示出对激素相关癌症的预防潜力。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追踪了7.4万上海居民饮食。

发现适量摄入大豆制品的人群,乳腺癌发生率降低约30%。但这里有个关键点——"适量"。就像做饭放盐,太少没滋味,太多会齁着。

每天300毫升豆浆(约普通玻璃杯一杯半)是比较合适的量。

要是拿豆浆当水喝,反而可能干扰正常的内分泌平衡。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跟踪调查了8万名中老年人,发现每周喝3-4次豆浆的人,胃癌发病率比不喝的人低24%。

不过这个效果在抽烟喝酒的人群中就不明显了,说明健康习惯需要整体配合。豆浆里的膳食纤维也值得说道。现在人吃得太精细,肠道蠕动变慢。

豆浆里的水溶性纤维就像肠道清洁工,能吸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显示,膳食纤维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特别是早上喝温豆浆,能温和刺激肠道蠕动,比冰牛奶更适合咱们中国人的肠胃。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把豆浆和杂粮粥对比,喝豆浆的人更不容易有餐后困倦感。

这可能和豆浆中较低升糖指数有关,血糖波动小了,身体自然更轻松。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豆浆的"黄金搭档"。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做过实验,发现豆浆配全麦面包比配油条更有利于营养吸收。豆浆里的植酸会影响矿物质吸收,但经过发酵的全麦面包含有植酸酶,正好能化解这个问题。

这就像找对象要互补,食物搭配也要讲究门当户对。

豆浆配蒸南瓜也不错,南瓜里的β-胡萝卜素是脂溶性营养素,正好借豆浆里的微量脂肪提高吸收率。要是再加几颗核桃仁,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膳食纤维全齐活了。

有些人担心豆浆嘌呤高会引发痛风。其实大豆在制成豆浆过程中,嘌呤含量已经大大降低。

每100克豆浆嘌呤含量约3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鸡肉还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做过临床观察,发现适量饮用豆浆对血尿酸影响微乎其微。

不过急性痛风发作期还是建议暂停食用,等病情稳定再慢慢恢复。这里有个冷知识:痛风患者可以喝滤渣豆浆。

黄豆里的嘌呤大部分留在豆渣里,把豆渣过滤掉后,嘌呤含量还能再降三分之一。

现在市面上的豆浆机都能做干豆豆浆,但我还是建议提前泡豆。浸泡8小时能让大豆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减少80%,这样打出来的豆浆更易消化。

再教大家一个小诀窍:加点糙米或燕麦一起打,不仅能增加膳食纤维,还能让豆浆更香浓顺滑。

记住煮豆浆要彻底沸腾,没煮熟的豆浆含有皂苷,喝多了可能闹肚子。有个简单判断方法:豆浆煮沸后再等5分钟,泡沫完全消失才算熟透。如果赶时间,用高压锅煮更保险。

关于补钙的问题要特别说明。虽然大豆本身钙含量不错,但做成豆浆后浓度下降。想补钙的朋友可以选强化钙的豆浆产品,或者搭配芝麻酱、虾皮等食物。

但别指望靠豆浆替代牛奶,两者营养各有千秋,交替着喝才是明智之举。

中山大学做过对比实验,发现每天喝豆浆+牛奶的组合,骨密度改善效果比单喝某一种更好。不过乳糖不耐受的朋友要注意,有些豆浆会添加乳粉,选购时记得看配料表。

需要提醒的是,这45%的风险降低数据来自观察性研究,不能直接等同于因果关系。

就像发现打伞的人淋雨少,但不能说打伞是唯一原因。个体差异、整体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那些常年熬夜吃烧烤,指望靠喝豆浆防癌的朋友,可能要先调整其他生活习惯。上海疾控中心做过膳食调查,发现坚持喝豆浆的人群往往整体饮食更健康,蔬菜水果摄入量也更高。

这些协同效应不能忽视。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

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必完全忌口豆浆,但最好和优甲乐间隔4小时以上。正在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的人,建议咨询医生确定摄入量。

婴幼儿肠胃功能弱,1岁前别喂普通豆浆,要喝也得选专用配方豆奶。

有个真实案例:杭州宝妈每天给孩子喝两大杯豆浆,结果孩子性早熟。后来检查发现是总体蛋白质摄入过量,豆浆只是背了黑锅。

任何食物过量都会出问题,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可而止。最后聊聊豆浆文化。咱们中国人喝豆浆有上千年历史,现在欧美也开始流行豆浆拿铁。

但传统石膏豆腐脑和现代豆浆机做出的豆浆,营养成分其实有差异。

石膏豆腐脑钙含量更高,而豆浆机打的豆浆保留更多膳食纤维。不必纠结哪种更好,关键在搭配。

周末做碗咸豆浆,加点虾皮紫菜;工作日喝原味豆浆,配个水煮蛋,既方便又营养。#深度好文计划#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2]《大豆异黄酮与女性健康专家共识》(2020)
[3]《临床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
[4]《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6版)
[5]《肿瘤营养学》(科学出版社,2019)
[6]《功能性食品原料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7]《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年第3期大豆制品专题
[8]《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指南》(国家卫健委,2023)

相关知识

研究表明,豆浆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多吃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糖尿病风险,不懂吃可惜了
国家卫健委建议:多吃“豆”或降低癌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病风险
我国研究发现!多吃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我国研究发现:多吃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风险
研究证实:每天多喝一杯咖啡,患肺癌风险或会增加28%!
研究发现:多吃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风险
研究表明,运动几分钟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颠覆认知!最新研究:每天多喝一杯咖啡,肺癌风险或增加6%
每天一杯豆浆可防癌降胆固醇,这种“国民饮料”你喝对了吗?

网址: 专家团队研究表明:每天一杯豆浆,癌症风险或可降低45%?真的?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