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少吃饭多吃菜最健康”是错的?建议:不论男女,饮食要做到这5点

“少吃饭多吃菜最健康”是错的?建议:不论男女,饮食要做到这5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少吃饭多吃菜最健康”,这句话听起来有理,其实大错特错。很多人在减肥、控糖、养生的路上,把“少吃主食”当成了金科玉律,甚至一口米饭都不碰,只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所谓的“低碳饮食”。

但我在门诊里见过太多靠这种方式“养生”反而把身体养垮的患者。没有基础的碳水摄入,身体连最基本的代谢都无法正常运行,更别谈什么健康了。

人不是靠蔬菜活着的。蔬菜的确富含纤维、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质,但它们不是能量来源。人体真正维持生命的底层能源是葡萄糖,而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就是米饭、面条、红薯这样的碳水化合物。

你不吃主食,身体就只能从蛋白质和脂肪里“拆东墙补西墙”,时间长了,不但代谢紊乱,连肌肉都会被消耗掉。

有研究发现,长期低碳饮食者的死亡风险比中等碳水摄入者要高出近32%

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布的一项覆盖全球195个国家的营养研究就指出,碳水摄入过低或过高都与死亡率升高有关,最理想的状态是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55%。这和我们国家膳食指南推荐的比例几乎是一致的。

我遇到过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体重正常,饮食非常“自律”:几乎不吃米饭,每天只靠蔬菜、豆腐、鸡胸肉度日。结果三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掉发、月经紊乱、心慌乏力。

化验一查,血糖偏低、甲状腺功能轻微异常、体脂率反而升高。她不理解,明明吃得这么健康,怎么身体越来越差?其实很简单,她把“健康饮食”理解成了“只吃菜”,而忽略了饮食结构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健康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吃得恰到好处。我常说,不论男女,每天吃饭都要做到五点,缺一不可。

第一点,主食不是敌人,精细与粗杂要搭配。我们不反对控制精制米面摄入,但绝不能一口不沾。主食是“燃料”,身体需要它点火

很多人一顿饭只吃菜,血糖不稳定、胰岛素起伏大,反而更容易引发代谢问题。想要吃得健康,主食里可以加入一些全谷物、豆类,比如糙米、燕麦、红豆、荞麦。研究显示,添加全谷物的饮食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这不是玄学,是实打实的数据。

第二点,蛋白质别省,尤其是优质蛋白。我见过太多女性为了“瘦”,几乎不吃肉,结果变成“泡泡体型”——体重不高,但脂肪率飙升,肌肉含量极低。

这种人一旦年纪稍长,就是肌少症的候选人。我们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按体重计算,大约是每公斤1克左右。

比如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摄入60克蛋白质。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鸡蛋、牛奶、鱼虾、瘦肉和大豆制品,这些都是构建肌肉和免疫力的砖头。

第三点,蔬菜不能少,但也别全靠它活着。蔬菜更像是身体的“清洁工”,它们能带走肠道里的废物,帮助排便,提供维生素和抗氧化物。

蔬菜并不是能量食物,吃得再多,热量也不够支撑日常活动。而且很多蔬菜中的草酸、植酸等成分如果摄入过量,反而会影响钙铁吸收。所以别迷信“吃菜万能”,每天吃够500克就行,过多反而适得其反。

第四点,脂肪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种类。现在不少人一听到脂肪就色变,其实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橄榄油、深海鱼、坚果里含有丰富的健康脂肪。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新版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适量摄入植物油和深海鱼油脂有助于调节血脂。反倒是反式脂肪、反复加热的油才是该真正被限制的对象。

第五点,饮食的节奏和顺序同样重要。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从不考虑食物进入身体的节奏。建议每顿饭从蔬菜开始,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可以减少血糖快速上升的幅度。

研究表明,改变进食顺序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要尽量规律进餐,别动不动节食不吃晚饭,让身体陷入“饥饿-补偿”的恶性循环。

我们说“饮食要均衡”,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基于无数临床数据和长期健康观察的总结。真正的健康饮食结构,是各类营养有序协同、比例适当、质量可靠的组合。而不是一味地“少吃”“不吃”来换取短期的体重下降或血糖下降。

就像一台发动机,不可能靠清水和清洁剂运行。它需要燃油、润滑剂、冷却液,各种成分缺一不可。人体也是这样,靠蔬菜活不下去,靠主食也不够完整饮食结构的核心在于“配合”而不是“剔除”

我特别想提醒一些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别觉得身体好就能瞎折腾饮食。长期营养不良带来的代谢损伤很可能在三五年后才显现,那时候再补救已经晚了。尤其是女性,若主食摄入不足、脂肪过低,极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和骨密度下降,真不是危言耸听。

不管你是为了减肥、控糖,还是追求所谓的“轻断食”“碳循环”,都应该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不能靠“道听途说”来决定,更不能一刀切地模仿别人。每个人的体质、代谢、健康目标都不同,吃饭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有基本原则。

我们这一代人,吃得太讲究,却忘了吃饭的本质。饭是用来养命,不是用来惩罚自己的。别再说“少吃饭多吃菜最健康”这种话了,它误导了太多人,也让太多身体默默承担了代价。

健康,从来不是通过极端饮食获得的,而是在每一口饭菜里,一点点积累出来的信任和平衡。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王艳,张丽娟.主食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3):245-250.

[3]李志敏,孙晓,赵琳.不同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1):34-39.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相关知识

“少盐少油”是错的?建议:60岁后,吃饭时尽量做到这4点!
每天到底要吃多少蔬菜?权威建议曝光,90%的人都做错了!
想要健康吃猪油,建议做到这4点!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6点
早餐补蛋白是关键!建议少吃稀饭,多吃这5样,营养好吃又健康
怎样吃饭才算健康饮食?更适合国人的8点吃饭建议,赶紧对照!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忠告:60岁以后,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早餐建议:无论男女,补充蛋白质是关键!推荐这5款,常吃免疫强
吃年夜饭问题多伤身 专家建议这样吃更健康
养颜的尽头是养肝,建议多吃这 5 种食物!

网址: “少吃饭多吃菜最健康”是错的?建议:不论男女,饮食要做到这5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