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6月24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的一家京东七鲜超市饮料售卖货架上摆放了多种药食同源饮品。

夏日高温来临,饮料市场迎来消费旺季。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药食同源”等概念快速向饮料行业渗透。

今年“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北京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618’商超吃喝调研问卷”结果显示,有49%的消费者青睐购买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中式养生水”。“药食同源”概念受到关注。

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包含药食同源茶饮的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实现20%以上的增长。

什么是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表现如何?

药食同源茶饮赛道扩容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4.5亿元,预计2028年将超过百亿元。

药食同源茶饮是以符合药食同源特征的食药材为核心原料,通过煮制、萃取等工艺制成的植物饮料,在行业内也被称为“中式养生水”。目前该赛道常见产品包括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桂圆水、绿豆水等。药食同源物质,是指红豆、薏米、桂圆、黄芪、枸杞等食材,既是传统食材,又具备一定药用价值。这些食药物质被应用到饮料中,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为规范食药物质目录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食药物质目录管理规定》,明确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辖区实际,动议提出增补修订食药物质目录的申请,同时应按相关要求组织安全性资料,与申请一并提交。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申请后组织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纳入目录。截至目前,已公布的食药物质共有106种。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丰台区、海淀区的多家超市和便利店。走访发现,在丰台区某物美超市,药食同源茶饮被摆放在货架显眼位置,而在海淀区的京东七鲜超市则占据了一整个货架的位置。

丰台区某物美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从去年以来,买无糖茶和‘养生水’的人明显增多,以年轻人为主,销量很不错。”

凯度消费者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饮料行业的新增长来自于工艺革新、成分加码和中式养生多个维度。药食同源茶饮品类正在成为无糖茶之后的新热点,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82%。

根据第一财经新媒体实验室《DT商业观察》的不完全统计,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下旬,至少有23个品牌推出了59款养生水新品,口味达49种。

市场潜力也吸引了资本关注。一些品牌已经获得了天使轮融资,融资规模均在千万元级。

回归“食养”理念

当下,年轻群体对养生理念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根据艾媒咨询2024年中式养生茶饮消费者画像,25-35岁消费者在养生茶饮的消费者群体中占37.6%,36-45岁消费者占到32.2%。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药食同源茶饮的增长折射出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对健康和“食养”的需求。

“一方面,药食同源茶饮满足了当下消费者对‘食养’的需求。”华福证券大消费组长、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刘畅表示,另一方面,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市场能够持续推出多样化的药食同源茶饮产品,精准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偏好。

元气森林负责人告诉记者,“回归传统食补”是“自在水”产品的出发点。药食同源茶饮能被消费者青睐,除了得益于“食养”理念、配料干净、无多余添加外,工艺上采用了最为原始的“煮”。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相继进入药食同源茶饮赛道,消费者有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无糖茶行业越来越“卷”了。相较之下,药食同源茶饮赛道的选手较少,并且行业发展前景也比较可观。

高增长下诸多问题待解决

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而药食同源茶饮所在的植物饮料类目增速达37.64%,成为增长最快的饮品细分赛道。然而,这个新兴品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行业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面上养生水产品大多仍围绕红豆、薏米、绿豆等熟知食材进行排列组合,导致产品均大同小异,其中红豆薏米水的重复率最高,市场上已有至少十几家品牌推出了同款。

其次,原材料供应和质量控制成为制约因素。

某饮料品牌研发人员透露,药食同源食材受种植环境、采收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如何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和品质一致性,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口感与健康的平衡也是一大难题。不少消费者反馈,部分产品因直接沿用传统配方,往往带有明显的苦涩或土腥味。

如何在保持良好口感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真风味和营养价值,考验着企业的研发能力。

在价格方面,“中式养生水”品类整体价位明显高于普通无糖茶饮。

目前在普通商超中,各大品牌500ml“中式养生水”规格大多在4-9元/瓶。相比之下,无糖茶500ml规格已经下探至2.9元/瓶。

行业问题如何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首先要创新,打破同质化,精准定位细分需求。

“企业应当深耕药食同源原料库,通过开发差异化配方组合来打破同质化困局,可以针对女性、银发族、职场人群等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在标准建设方面,亟待建立专属的行业标准体系。

“中式养生水从植物饮料领域细分出来,目前尚没有相关行业标准,比照执行的是植物饮料产品相关规范和标准。”

广告法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这意味着除了要符合“药食同源”目录以及不能提及疾病治疗功效这两条“铁律”外,对药食同源茶饮来说,目前并没有针对性强的行业管理办法。

在渠道创新方面,行业需要突破传统边界。刘畅认为,不同消费场景、不同消费人群,仍然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和创新空间。

专家认为,只有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力,才能让药食同源茶饮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真正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李增宁提醒,“中式养生水”的本质是水,它是在喝茶喝汤等传统习俗上的一种创新,并非药品或保健食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根据瓶身上的说明,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养生水。

据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旭伟

相关知识

碧生源减肥茶市场调查问卷
碧生源减肥茶市场调查分析
2024年碧生源减肥茶市场调查
2024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市场现状及市场趋势
碧生源牌减肥茶市场调查问卷
2025药食同源市场规模 药食同源行业发展现状前景研究
碧生源市场调查问卷
2024年碧生源减肥茶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即食山药市场调查
盒马携手同仁堂推新,抢滩千亿药食同源市场

网址: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