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 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读书心得.doc
《体育与健康 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读书心得
汤庄镇甸垛初级中学 洪俭
春节期间,断断续续十几天看了于素梅博士解读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这本书,收获还是比较多的。
为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把握与有效贯彻落实《指导纲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研究员对《指导纲要〉做了详细解读,从介绍《指导纲要》起草的意义和思路、《指导纲要》各部分的内容解析,到阐述《指导纲要〉的落实程序和十大核心政策要点的落实方略,以及主要突破和评估反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忠实原文,解读内涵,又思路开阔,引领方向,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落实《指导纲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读了这本书后,我貌似对以下三个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即:如何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如何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一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该怎么打造“学、练、赛、评”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堂。
关于“四位一体”目标的实现,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从“兴趣”二字入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才有参加相关体育运动的热情。而让兴趣一直保持下去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从而在经常性体育运动中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的初始目标,实现了这一初始目标后,就可以慢慢的实现“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高级目标。
关于“教会、勤练、常赛”不是单纯从教师教的角度,也不是单纯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的,而是从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角度明确的具体要求。课程实施要求把学生教会,实现勤练和常赛,而不只是教了、练了和赛了。教会中的“会”是要达到学以致用,体现更有质量的教。勤练中的“勤”,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多,要求练得对、练的好的前提下,课上提高练习密度,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开展,日常体育锻炼养成习惯。常赛中的“常”有多重含义,要指向人人,每个人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课上课下都要组织开展比赛,让比赛成为常态,打破只注重学与练而忽略赛的传统观念。这边我还想说的是,“教会”这个词中,最重要的就是“会”这个字。“会”是点燃兴趣、发展兴趣和保持兴趣的灵丹妙药。没有“会”,就是没有教学,或是无效的教学,浪费的教学。
关于“学、练、赛、评”新样态体育课堂的构建。体育课堂教学有多种形式,为确保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练赛评需要系统呈现并形成闭环,下一节课应该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组织新的“学、练、赛、评”。新样态体育课堂“学、练、赛、评”还需要明确主线。体育课堂教学的主线要非常鲜明,无论是学与练还是赛与评,需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展开和组织各项活动,尽量避免出现一切形式化的“学、练、赛、评”。
《指导纲要》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指导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能够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切实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起来,实践起来,真正地以此为推手,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推进《指导纲要》在学校体育中落地。
以上为本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今后我会多读书、多思考,为体育新课改的尽快落实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相关知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解读.pptx
我国制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2023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助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考试科目与大纲.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pptx
网址: 《体育与健康 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读书心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