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象脚鼓,跳起“堆沙舞”,喝酸茶尝美食,互泼吉祥水……4月15日,位于德宏芒市三台山乡的德昂族村寨出冬瓜村人声鼎沸,笑声伴着水花此起彼伏,盛装打扮的德昂族村民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与八方宾朋同庆神秘而古老的德昂族浇花节,德昂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出冬瓜村隶属全国唯一德昂族乡——芒市三台山乡,是传统的德昂族村落,这里不仅保留着德昂族古朴原始的民居民风民俗,圣水大榕树、大溶洞等自然风光,还有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德昂族水鼓舞、《达古达楞格莱标》等非遗文化名录,出冬瓜村因此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近年来,出冬瓜村搭上乡村振兴快车,实现了古村落古民居与新景点的融合,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焕发出蓬勃生机。
保护传承 非遗文化“活起来”
德昂族传统民居
传统德昂族木楼里,德昂织锦传承人赵玉月为来往的游客介绍着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酸茶制作要经过杀青、揉捻、搓成团装到竹筒里、埋入土坑当中自然发酵2到3个月后拿出来,舂碎后晾干等过程。”赵玉月介绍,因为技艺复杂和天气不稳定,制茶过程中浪费比较多,700斤新鲜茶叶只能做出100斤酸茶,所以很珍贵。游客们一边品尝她泡好的德昂族酸茶,一边欣赏赵玉月手工缝制的德昂族传统服饰,纷纷感叹于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的匠心独运。
德昂织锦传承人赵玉月
2021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制作酸茶的人慢慢减少,酸茶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窘境。为了传承和保护这项技艺,赵玉月和老一辈人学会了制茶手艺,后又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借由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她守着家里80多年的德昂木楼古建筑经营起了一家民宿,比起曾今单靠织锦卖钱,赵玉月对如今靠餐饮民宿卖茶获得的收入颇为满意。她的儿子在芒市经营一间茶铺卖德昂族酸茶,每年收入8万到10万元。
德昂酸茶
《达古达楞格莱标》文化传承
酸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是三台山乡“文化富民”发展思路的缩影,近年来,三台山乡坚持提高服务品质和改善文化体验并重,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古达楞格莱标》《水鼓舞》等文艺作品,提供橄榄撒、笋子鸡、茶叶菜等德昂特色美食,打造独具风味的德昂传统民居,不断在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千古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文旅融合 传统村落“富起来”
“我品尝了德昂酸茶,跟着村民学会了跳嘎桑尖,还买了织锦,这里的人太热情了。”浇花节开幕式现场,来自昆明的游客李女士说。和李女士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来到村里参观游览、入住特色民宿、购买德昂酸茶、品尝农家乐坚果宴、购买德昂织锦和土特产品、文创产品。
德昂族浇花节
近年来,三台山乡出冬瓜村致力于将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文旅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在德宏州、芒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出冬瓜村完善了德昂酸茶品尝观景平台、特色民宿、餐厅及观光环步道、坚果小镇、非遗学院、水鼓广场等旅游业态。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来到村里参观游览、入住特色民宿、购买德昂酸茶、品尝农家乐坚果宴、购买德昂织锦和文创产品。酸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小小的茶叶铺就了长长的致富路。出冬瓜村有13家农户坚持手工制作酸茶,年产量约2吨,每公斤售价800-1300元不等,毛收入180余万元,三台山乡也被冠以“酸茶之乡”的美誉。
产业发展 村民“留下来”
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创业。水鼓广场建成后,企业对村民实行商铺免租一年、摊位免费的管理模式,村民通过经营坚果、菠萝、生态香蕉等农特产品,每年户均增收逾2000余元;参与经营小商铺、小餐饮等每户户均增收1.5万余元,出冬瓜村小集市业态不断丰富。随着村寨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都重新回到家乡生活创业,古老的村寨重新“活”了起来。
青山环绕,山涧淙淙;古村新韵,文脉悠悠。来到出冬瓜村,你可以到茶山去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也可以到酸茶制作大师家里了解酸茶的制作技艺,感受酸茶文化,还可以随意走进一户德昂人家,泡一杯酸茶慢慢地仔细品味,在缕缕茶香中放飞思绪,体验物我两忘的境界。
出冬瓜村民宿
对于未来,这个德昂老寨还有很多计划:以文化为切入点,挖掘德昂族民族文化,结合村内种植产业,丰富旅游产品,推动农文旅融合,让游客引进来、留得住、有消费,让德昂古寨焕发新生机,绘就“诗与远方”的崭新画卷。
芒市文旅
来源:云新闻
整编:蔺应飞
审核:莫含蕾 赵孝春
芒市文旅 新媒体矩阵
芒市文旅
芒市旅游地图
芒市图书馆
芒市文化馆
芒市文化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 mswhly
欢迎投稿mswl202208@163.com
芒市文化和旅游局
官方抖音号|38750310306
关注方法
一、将左图保存到相册,打开抖音APP搜索页扫一扫关注。
二、打开抖音APP直接搜索“芒市文旅”点击关注。
三、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及文字等内容,除了注明原创外,均为各方转载、收集整编所得。发布的内容以文旅信息资源共享、宣传、推广文化旅游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用途。发布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内容的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本公众号主体及审核、整编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之处,请后台留言告知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