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火罐,作为拔罐疗法的一种创新形式,深受平衡理论、阴阳学说及神经传导学说的启发。它巧妙融合了闪罐、揉罐、走罐、抖罐和留罐等多种手法,沿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进行精心治疗。通过补泄的巧妙结合,这一技术旨在有效调理人体脏腑机能,实现阴阳的和谐平衡。其操作流程可概括为“闪、揉、走、抖、留”五个关键步骤。
闪罐:这种手法能够有效地激发经气,同时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揉罐:它通过放松肌肉和疏通经络来发挥作用,对于缓解肌筋膜炎的疼痛症状具有显著效果。抖罐:此手法特别适用于实热型疾病的治疗,不仅能清热泻火,还能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目的。走罐疗法:此法能够提升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加速血液循环,进而推动新陈代谢。对于改善偏瘫后遗症所涉及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问题,走罐疗法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留罐疗法:针对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背、腰、四肢及关节疼痛,留罐疗法能够温经散寒、舒筋祛湿,从而缓解疼痛症状。感冒患者不宜使用平衡火罐疗法。失眠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肥胖症患者在使用时需注意操作技巧。湿热体质的健康人可适当尝试,但需谨慎。颈部、腰背酸痛患者适合采用留罐疗法缓解疼痛。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可通过平衡火罐疗法改善症状。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使用时需听从医生建议。平衡火罐疗法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了解禁忌症,安全享受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在病情发展期不宜进行拔罐治疗。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区域应避免拔罐。皮肤存在溃疡、水肿或大血管附近的位置不适宜拔罐。对于体质虚弱者、儿童及年长者,在拔罐时需特别谨慎。在过量饮酒、饱食、过度劳累、严重疾病等情况下,不宜进行拔罐。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避免拔罐治疗。遵循这些注意事项,能确保您在接受平衡火罐疗法时更加安心与舒适。
拔罐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与罐口大小相当的紫红色瘀斑,这是正常现象,通常数日后会自然消退。若拔罐后出现小水泡,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若出现大水泡,需在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泡内的液体,并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拔罐结束后,建议饮用一杯温开水,并避免立即进食寒凉生冷食物。在夏季进行拔罐时,应避免让风扇或空调的冷风直接吹向拔罐部位。拔罐后,为防止寒气入侵,建议在4-6小时内避免沐浴。为传承与弘扬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同时提升中医护理的专业水平,威海市中医院门诊中医特色治疗中心应运而生。这里汇聚了督灸、虎符铜砭刮痧、耳穴压豆、平衡火罐等十余项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07:40-12:00;周一至周五下午13:30-16:30(05.01-09.30,下午14:00-17:00)
门诊地点:威海市中医院内科楼一楼儿科门诊东侧(中药房向西50米,原国医堂)
供稿单位:门诊中医特色治疗中心
组稿部门:宣传科
责任编辑:张萌达
【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攻克带状疱疹疼痛,标本兼治显成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不容忽视的卒中后抑郁,中西医结合治疗来助力
相关知识
拔罐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拔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拔罐法的禁忌症
【健康养生】拔罐也有禁忌症和适应症,千万别“瞎拔”
拔罐疗法之平衡罐
拔火罐的禁忌
拔火罐养生需要注意什么?中医拔火罐防三禁忌
拔火罐的六大误区 拔火罐的禁忌
拔罐疗法适应证与禁忌证
失眠、疲倦、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可以试试平衡火罐疗法
网址: 平衡火罐:从适应症到禁忌症,一文读懂拔罐疗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