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以“银龄健康,从心启航”为主题,于2025年6月23日至29日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
活动期间,本市将邀请相关专家开设线上讲座,通过广播《活过100岁》专题节目、“大众卫生报”专栏、“健康上海12320”和“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等组织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等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和有奖竞答等活动。
浦东新区将通过“疾控U健康”公众号推送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的科普信息,同时,各级医疗机构也将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公园,开展健康咨询、健康讲堂等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关注、参与。
你是否发现父母话变少了?
是否留意爱笑的邻居总在发呆?
老龄化加速
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重要公共卫生议题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老年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和谐、适应良好的稳定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认知功能正常:感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及生活能力达到同龄水平。
2.情绪积极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且能主动调节负面情绪。
3.自我评价适当: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避免自卑与自傲。
4.人际交往和谐:家庭内外人际关系保持良好互动与拓展。
5.适应能力良好:能适应新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以下心理问题碍在老年群体中并不罕见:
1.老年期抑郁症:以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为核心,与患慢性病、丧偶、经济压力等有关。
2.老年期焦虑症:表现为长期紧张、过度忧虑、注意力难集中,伴心悸等躯体不适,对未来健康、家庭、经济过度担忧。
3.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因社交圈缩小、亲友离世、行动不便等,老人易孤独或社会联结少,会增加抑郁、焦虑及认知下降风险。
三、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小妙招
1.勤动脑,常学习:玩拼图、数独、阅读或学新技能(绘画、乐器等),保持大脑活跃。善用工具辅助记忆,减轻压力。
2.养身心,控慢病: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散步、游泳,推荐太极拳和八段锦)。管控“三高”,定期体检。
3.会倾诉,巧表达:鼓励聊天、写日记、艺术创作表达感受,疏解郁结。家人需主动倾听,营造安全环境。
4.多社交,乐参与: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兴趣小组、老年大学,增强社会联结,对抗孤独。
5.获肯定,寻价值:家人常肯定老人贡献与智慧。支持参与能力匹配、有成就感的活动(如社区志愿者等)。
6.睦家庭,拓友圈:定期家庭交流,尊重老人意见。利用社区资源及通讯工具拓展社交。
7.勇尝试,善适应:面对变化(搬迁、退休),提前熟悉环境、保留旧物、制定新计划。学习新技能(扫码支付、视频通话等),建立掌控感。
小 贴 士
“公园20分钟效应”=“精神快充站”?
老年人每日公园20分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正念散步,配合深呼吸练习,可以快速补充心理能量,提升情绪韧性!
原标题:《老年健康宣传周|浦东新区积极开展2025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