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水产品的重要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强调,每周应至少食用两次鱼,或摄入300g~500g的鱼类食物,并将其作为动物性食物的首选。鱼类、虾类、蟹类及贝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每日营养来源。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量为40g~75g,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这些水产品。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鱼类食物对人类健康的诸多益处。
为了普及水产品的营养知识,引导大家更科学、更健康地享用这些美味佳肴,《鱼市场》特别推出“舌尖上的水产品”系列专栏。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种类水产品的特点与健康功效。不同水产品如鱼、贝类等各具营养特点和健康益处,推荐作为膳食首选。
02贻贝的营养价值与健康功效
> 贻贝的基本介绍
贻贝,这一海产双壳贝类,种类繁多,在我国沿海地区有三十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十种。在北方黄渤海海域,紫贻贝尤为常见,常被俗称为海虹;而在江浙沿海,厚壳贻贝则更为常见,其干制品常被称作淡菜。福建两广地区则以翡翠贻贝为主,其贝壳外缘的亮绿色让它们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为青口贝。
> 营养价值与氨基酸组成
贻贝不仅美味可口,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的数据显示,每100克鲜贻贝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1.4克,同时含有适量的脂肪、胆固醇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紫贻贝和厚壳贻贝的软体部分蛋白质含量也分别达到了45.69%和49.41%,粗脂肪含量也相对较高。这使得贻贝成为了高蛋白、高矿物质、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
在营养价值方面,贻贝更是被誉为“海中鸡蛋”,其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甚至超过了牛肉、虾和干贝等食物。其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等与婴幼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氨基酸。同时,贻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对中老年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益处。
> 不同品种的对比
相较而言,厚壳贻贝在蛋白质、牛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营养成分上含量高于紫贻贝,这使得厚壳贻贝的口感更为优异。此外,厚壳贻贝的DHA含量也高于紫贻贝,对儿童而言,其营养价值更为出色。
> 健康益处与注意事项
综合来看,贻贝不仅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还具有诸多健康益处,如加快胆固醇代谢、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炎等。随着贻贝规模化养殖的推广,其安全加工和综合利用价值日益凸显,不仅限于食用,还可用于提取维生素D3、开发治疗佝偻病等药物。
然而,食用贻贝时需注意安全。由于贻贝具有一定的重金属聚集能力,且可能传播食源性疾病,因此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至关重要。沿海地区居民在有毒“赤潮”预警期间应避免“赶海”捕捞或采食贝类,平时也应远离排水口等可能污染海域。食用时务必去除消化腺等内脏,并适量控制食用量。
03蛋白质与脂肪酸的评价方法
> 氨基酸评分与化学评分
氨基酸评分(AAS)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它通过比较样品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量与FAO/WHO评分标准模式中的相应氨基酸含量来得出。当食物蛋白质的AAS越接近1时,说明其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也就越高。此外,化学评分(CS)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它以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量为标准进行比较。
> 脂肪酸的作用与分类
同时,脂肪酸也是食物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或人造油中,长期摄入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这些脂肪酸在食物脂肪中的含量和比例,也是评估食物营养价值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利于健康,需注意比例和含量。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以及食物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为健康饮食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知识
海鲜贻贝面的做法
吃海鲜禁忌 各种海鲜的营养有哪些
蕃茄酱意面配海鲜和贻贝图片
从海洋到餐桌:一米八如何用「慢」哲学保障国人海鲜品质
鱼和海鲜类的热量和营养信息
海鲜怎样烹调最营养 常见海鲜的做法
常见贝类及营养价值
超级食品的健康指数到底有多高?
黑贝壳快速美味烹饪指南,黑色贝类简易煮法大揭秘
海洋动物修护力量:贻贝提取物的新发现
网址: 水产品营养揭秘:从贻贝到各类海鲜的健康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0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