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全年龄段该如何补钙,一次说清

全年龄段该如何补钙,一次说清

本栏目由《康复》杂志社与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

钙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元素,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同时参与多项生命过程。钙缺乏可能导致儿童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甚至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而过量补钙则可能引发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合理摄入钙元素对所有年龄段人群都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很关键,应科学补钙以满足每日需求量。

今天,康复小编将邀请执业药师,为您科普各年龄段的科学补钙要点。

如何合理补钙

1. 首选从膳食中摄取钙。目前的研究显示膳食钙补充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遵循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的最佳摄入量(见表1)补充钙剂,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 如需额外补充钙剂,可选择碳酸钙或枸橼酸钙。对于大多数个体,随餐服用碳酸钙即可,性价比最高。但对于正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患者或胃酸缺乏的患者,建议采用空腹补充枸橼酸钙,因这些患者胃酸缺乏,碳酸钙吸收较差。

表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补钙事项

补充维生素D的要点

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

维生素D是一种必需营养素,对维持钙稳态和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肠细胞分化及肠道吸收钙和磷,从而促进骨矿化。

重度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婴儿和儿童出现佝偻病,还会导致所有年龄段人群出现骨软化症。重度维生素D缺乏也与低钙血症相关,后者可引起手足搐搦或惊厥。因此,补充钙剂的同时应注意确保不缺维生素D。

但需注意,长期处于较高血维生素D(>40~50ng/mL)的状态可能也会增加健康风险。

图片来源:Pexels

维生素D需求量及监测

从一岁起,直到女性绝经期、男性70岁之前,维生素D的日需求量比较稳定,均为600IU,婴儿的需求量较少为400IU,女性绝经期后及男性70岁以上人群需求量增加为800IU。判断是否存在维生素不足或中毒的标准如下:

维生素D充足:20~100ng/mL(50~250nmol/L)

维生素D不足:1~20ng/mL(30~50nmol/L)

维生素D缺乏:<12ng/mL(<30nmol/L)

维生素D中毒“风险”:>100ng/mL(>250nmol/L)

如何补充维生素D

正常人群的维生素D主要靠皮肤经过日光紫外线照射合成,因含维生素D较高的天然食物非常少,主要包括:油性鱼类(如鲑鱼、鲭鱼和鲱鱼)、肝脏、其他内脏器官和蛋黄。

因此日照不足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婴儿、残疾人和老人,同时70岁以上人群的皮肤不能有效地转化维生素D。因此这些人群或日照不足人群可能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甚至缺乏,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建议补充的维生素D类型为胆钙化醇(即维生素D3),而不是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也不是骨化三醇。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处于较高血维生素D(>40~50ng/mL)的状态可能会增加健康风险,因此补充维生素D同样应适量,补正常需求量或者补至充足量即可,同时要注意多种营养品或补充剂之间的叠加。

补钙的常见误区

误区1. 只补充钙不补充维生素D

正确做法: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在补钙的同时,要确保体内维生素D不缺,否则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

误区2. 补钙就是吃钙片

正确做法:优先通过膳食中补足钙,天然膳食中的钙最安全,但在严重缺钙或需求量增加的时候(如妊娠期和骨质疏松患者)可补充钙剂。

误区3. 多喝骨头汤可以补钙

正确做法:动物骨骼中钙含量的确很高,但多以钙盐结晶的形式存在,很难溶解,即使经过长时间炖熬仍然如此,因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微乎其微。

误区4. 补钙能够治疗骨质疏松

正确做法:骨质疏松治疗的前提是补足钙和维生素D,然而一旦诊断骨质疏松应尽快开始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误区5. 骨化三醇是最好的维生素D

正确做法: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最活跃的代谢产物,但常可引起高钙血症和/或高钙尿症,因此一般不用做维生素D缺乏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维生素D补充剂,而是用来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图片来源:Pexels

文 | 高君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特约编辑 | 刘皋林、石浩强

编辑 | 张灵

审核 | 叶海霞

监制 | 李文井

医学支持 | 上海执业药师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如何补充营养
关于补钙!这篇文章一次性说全了
不同年龄人群钙的需要与如何补钙
各年龄阶段的男人该如何补肾?
各年龄段补营养有重点
5个信号说明孩子可能缺钙了!青春期该如何补钙?
缺钙对身体非常不利 不同年龄补钙方法不同
不同年龄段女人如何减肥
中老年人如何补钙呢
女性在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调整健康管理计划?5个年龄段定制计划

网址: 全年龄段该如何补钙,一次说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0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