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大暑时节特点与风险
2024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十七,星期一,我们迎来了大暑时节,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大暑时节,天气犹如蒸煮,酷热难耐。那么,大暑过后,我们将迎来哪个节气呢?答案是立秋。因此,大暑无疑是全年温度的巅峰之作。然而,这个时期也充满了“危机”,其中最关键的是“天气诡异”。古书中记载,“大者乃炎热之极也。”这清晰地描绘了大暑的炎热程度,可谓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高到令人咋舌。
然而,大暑时节也是各地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频繁出现的时期。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而三伏中最热的时段——中伏,往往就落在大暑节气之内。
▍ 1.1. 热炎与气象灾害
专家提醒,此时正值中伏前后,高温与闷热交织,且雷阵雨频发,易带来湿气。大暑是夏季最热的节气,伴随高温、潮湿,易导致各类气象灾害,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需要特别注意健康保护。暑湿之气往往乘虚而入,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的人群,更需加强预防保健措施。
▍ 1.2. 养生重要性
大暑时节,不仅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最容易落下病根的时候。此时期养生格外关键,因易受暑湿侵袭,引发疾病,应采取适宜措施以预防。“冬病夏治,事半功倍!”的道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身体,避免因暑邪和湿邪的交替侵袭而引发各种疾病。
022. 大暑养生三忌
▍ 2.1. 避免晨练
大暑时节,植物呼吸旺盛,早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高,此时晨练并不适宜。此外,夏季老人的血压往往偏高,特别是在清晨时段,因此早晨进行锻炼存在较大风险。建议大家在傍晚时分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微微出汗为宜。
▍ 2.2. 注重保暖
尽管大暑时节气温极高,但阴气已悄然显现。因此,应避免过量食用冷饮和生冷瓜果。避免过食冷饮和使用过强冷气,以免损伤脾胃,尤其需注意晚上和洗浴时的保暖。过量摄入冷食可能会损害脾胃功能,导致湿气积聚,为冬季的健康隐患埋下伏笔。在使用空调时,应避免直接吹风,并确保温度不低于28度。
▍ 2.3. 保持平和心境
在盛夏时节,雨水和烈阳交替出现,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进而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压力。特别是老年人,情绪的剧烈波动可能引发心脏疾病。夏季的高温和湿润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建议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心境平和以利健康。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之一是保持心境清净,学会控制情绪。
033. 大暑养生三宜
▍ 3.1. 推荐夏季适宜瓜类
推荐食用三种夏季适宜的瓜类,其中丝瓜性凉,具备生津止渴、解暑除烦的功效。丝瓜、冬瓜和苦瓜具清热解毒等功效,适合作为夏季餐桌常客。不妨尝试用丝瓜与豆腐一同熬汤,美味又营养。
冬瓜,性微寒,味甘淡,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还能生津止渴。其钾含量丰富,而钠含量相对较低,堪称高钾低钠的优质蔬菜。
而苦瓜,以其独特的苦味和寒性著称,被赋予了诸多药用功效。常食苦瓜,有助于血糖的调节、减肥瘦身以及美容养颜。
▍ 3.2. 顺应自然作息
中医提倡“顺四时而适寒暑”,意味着人的作息应当与四季更替相协调。作息应与夏季阳气相协调,晚睡早起,午间可短时间小憩。在夏季,由于阳气旺盛而阴气不足,白天时间延长,因此建议晚睡早起。
▍ 3.3. 重视钾的补充
在伏天,由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的无机盐也随之流失。夏季大量出汗易失钾,通过饮茶和食用富含钾的食物来补给。然而,钠钾失衡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3.4. 合理搭配饮食与补水
三伏天,虽然阳气旺盛,但人体却经历着一个“内耗”的过程。许多人因为“苦夏”而只偏爱水果蔬菜,长此以往,营养不足,容易导致疾病。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对保持健康尤为重要。因此,除了果蔬之外,我们还需要确保正餐的摄入。
▍ 3.5. 重视热水泡脚
古人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众多疾病均与体内湿气密不可分。夏季应祛湿,如用热水泡脚、食用祛湿食物,配合生姜等疗法。随着夏季的到来,人们长时间身处空调房内,加之大量摄入冷饮和生冷食物,往往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
相关知识
拿硬币游戏攻略:轻松掌握游戏财富的秘诀
猫咪健康秘诀:自制猫饭全攻略
幼犬喂养全攻略:健康成长秘诀
夏至养生:3忌3宜5秘诀,健康过夏天
产后恢复攻略:掌握这些护理秘诀,妈妈们必看!
电池健康度查询攻略:轻松掌握电池状态
猫咪长寿秘诀:从饮食到心理健康全攻略
掌握健康管理秘诀的APP推荐
海南避暑海岛旅游攻略
夏日热浪来袭!Get小暑养生秘诀!
网址: 大暑养生全攻略:避三忌、行三宜,掌握健康秘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