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血管起着输送血液的作用,人体的每个器官都需要血液的正常运转支持。而随着年龄的发展,以及一些外部因素,血管会逐渐老化,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常见于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家都熟知的斑块和血栓问题。
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也区分不清楚斑块和血栓的不同,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斑块与血栓,这些区别很重要
从形成原因看,斑块形成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以及高龄因素相关,斑块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慢性过程;而血栓一般是由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血流缓慢、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内皮防止形成血栓的机制被破坏而造成的,通常是急性过程。
从外观形态看,斑块表现为纤维组织隆起,在管腔内壁形成类似石头、质地较硬、外观呈黄色粥样的物质;血栓通常呈暗红色、湿润、有弹性,通常是与血管壁无粘连的血凝块。
从表现症状看,斑块较小时,通常无明显症状。如果斑块越来越大,逐渐造成管腔狭窄,就会产生相应症状,如心绞痛、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若患有深静脉血栓,通常可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肌肉痉挛等症状。如果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可出现胸部或上背部疼痛,伴有气促、心跳加快、干咳、头晕等表现。
远离斑块,这几类人需格外注意
“三高”饮食人群
高盐、高糖、高油的“三高”饮食,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导致更多油脂沉积在血管壁上,这些都可能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久坐不动人群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弹性。而长期久坐不动则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经常熬夜人群
据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大量吸烟饮酒人群
吸烟和大量饮酒都是催化斑块生成的不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使血压升高,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而大量饮酒不仅会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
预防斑块生成,这些方法需关注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会使血管硬化,导致血管堵塞的发生。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控制血压,并定期规律测量血压,每天定时在家监测血压并记录下来。
保证饮水量
为尽量减少斑块形成,养成积极喝水的健康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充足的饮水量可以有效稀释血液,避免因血液黏稠度过高而引发血栓。但在补水过程中,还需注意这些要点。
首先,每日总饮水量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日的饮水需求量在1600~2000ml之间。而单日饮水量超过2000ml的话,是有可能因加重肾脏负担而引发身体不适的。
其次,饮水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在高强度运动、大量出汗以后,不能为了快速补水而选择一次性饮水过多,这很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每次的饮水量最好控制在200~500ml之间。
最后,日常饮水应当以温热的白开水为主,不宜过量摄入刺激性饮品。
保证运动量
积极运动的好习惯对于预防血栓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一定的运动量,可以使身体血液循环得到明显加快,这对于保持并增强血管弹性、预防血管堵塞大有裨益。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适量运动。同时,对于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量,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根据自身身体实际情况适度调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