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正确的喝水方式和习惯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健康喝水的技巧,帮助你充分利用水的益处,保障身体的良好运转。
把握正确的喝水时间
晨起第一杯水: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水是开启健康一天的重要环节。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会通过呼吸、出汗等方式流失部分水分,晨起喝 200 - 300 毫升的温水,能及时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排便,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建议提前准备好一杯水放在床头,起床后慢慢喝下,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大约 30℃ - 40℃,这样对口腔、食管和胃黏膜的刺激最小。
饭前半小时喝水:在饭前半小时左右适量饮水,大约 150 - 200 毫升,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防止进食过多。同时,水可以湿润口腔和食管,为即将到来的进食做好准备,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但要注意不要在饭前大量喝水,以免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
工作学习间隙喝水:在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过程中,每隔 1 - 2 小时就应该主动喝一次水,每次饮水量在 150 - 200 毫升左右。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避免因缺水导致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可以准备一个有刻度的水杯,方便提醒自己按时按量喝水,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
饭后 1 - 2 小时喝水:饭后不宜立即大量喝水,因为进食后胃部需要胃液来消化食物,马上喝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效果。一般建议在饭后 1 - 2 小时,根据身体需求适量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更好地完成消化过程,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睡前适量喝水:睡前 1 - 2 小时可以喝一小杯水,大约 100 - 150 毫升,既能补充夜间身体流失的水分,又不会因夜间频繁起夜而影响睡眠质量。不过,如果本身有夜尿频繁或者水肿问题的人群,可以适当减少睡前饮水量或者提前喝水时间。
选择合适的饮用水
白开水:白开水是最健康、最经济实惠的饮用水选择。将自来水烧开后,自然冷却到适宜温度即可饮用。烧开的过程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同时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镁等。日常饮用以 25℃ - 30℃的温开水为佳,口感舒适,也容易被身体吸收。
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同品牌和产地的矿泉水所含成分略有差异,但通常会含有钙、镁、钾、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一定帮助,比如钙有助于骨骼健康,镁参与多种酶的代谢等。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矿泉水,适量饮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部分矿物质。
纯净水:纯净水经过深度过滤、除盐等处理,几乎不含矿物质,其优点是口感清醇,杂质少。不过,如果长期单一饮用纯净水,可能无法从水中获取足够的矿物质,所以可以偶尔饮用或者与其他饮用水交替使用。
控制喝水的温度
温水:如前文所述,25℃ - 30℃左右的温水适合大多数日常饮用场景,无论是直接饮用还是搭配食物一起,都对身体的刺激最小,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尤其适合老人、儿童以及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
热水:在寒冷天气或者感觉身体有些轻微不适,比如感冒、喉咙痛时,饮用温度稍高一点的热水(40℃ - 50℃左右)会比较舒服。热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的寒意,同时水蒸气对呼吸道也有一定的温润作用,能减轻喉咙疼痛等症状。但要注意避免水温过高烫伤口腔和食管,入口感觉温热但不烫嘴为宜。
凉水:适量饮用凉水(10℃ - 20℃左右)在夏季可以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不过对于肠胃比较敏感的人来说,不宜大量饮用过凉的水,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如腹痛、腹泻等。
特殊情况下的喝水注意事项
运动时:运动前 2 - 3 小时应适量饮水,提前补充水分,防止运动过程中脱水,一般喝 300 - 500 毫升即可。运动中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隔 15 - 20 分钟喝 100 - 150 毫升的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肠胃负担。运动后,要根据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同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帮助恢复体力,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因为大量出汗会带走身体内的钠、钾等电解质。
生病时:感冒发烧时,多喝水有助于身体散热、排出毒素,缓解喉咙疼痛等症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多喝温水或温柠檬水。腹泻时,除了补充水分,还要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防止因腹泻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相关知识
健康喝水的技巧——让每一滴水都有益健康
喝水也能养生?掌握这些喝水技巧,健康每一天!
每一滴酒都有害健康
喝水健康养生有技巧 4个时段喝对水延年益寿
烧水小技巧,让你的水更健康
喝水养生有6大技巧 按需喝水保健康
喝水的5个技巧,喝对水,瘦身又健康
喝水小技巧,让你喝得更健康、更科学
健康生活从喝水开始!小熊电器钢钢好饮水机:滴滴纯净又健康
大秦之水:不只解渴,天然矿物质的健康每一滴!
网址: 健康喝水的技巧——让每一滴水都有益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