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尹薇 王艾冰)门诊和住院病人满意度继续保持高水平、医患沟通与人文关怀获得病人高度认可、数字化转型使便捷就医体验不断升级、适老化服务持续推进、医疗服务连续性有所提高……3月20日,上海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
2024年,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上海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各办医主体和各区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项目组,开展了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
上海市医疗机构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
本次调查内容基本覆盖国家版病人满意度调查要素的测评、强化了老年和儿童的人性化就医服务测评、持续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关键场景的服务测评、细化医疗服务持续改善关键环节的测评。门诊病人测评量表包含“医院设备设施与信息化服务”“医生服务”“其他医务人员服务”和“医疗服务流程与效果”4个维度、29个项目;住院病人测评量表包含“医院/病区设备设施”等4个维度、34个项目。
调查涉及113家公立医疗机构,其中包括55家三级公立医院(39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和16家三级专科医院)、26家二级区域医疗中心(二级公立医院)以及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与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8.83%和97.04%,比2023年均有所提高(87.65%和95.58%);门诊和住院病人4个维度的满意度测评中,“医生服务”与“其他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和满意率均最高;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对医疗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对适老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医疗服务连续性有所提高。
从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角度来看,2024年门诊病人预约率(为69.65%)较202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三级医院60岁及以上老年病人的门诊预约率(为72.43%)较2023年提高3.7个百分点;门诊就诊时间小于2小时的比例(为74.30%)提高近0.7个百分点;门诊和住院病人报告有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的比例(分别为93.33%和97.55%)比2023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还存在一些需持续改善的方面,如进一步创新举措减少等候时间、进一步改善人性化就医环境和设施、进一步改善住院伙食服务、进一步强化家庭医生服务内涵。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Copyright © 1998 - 202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其他文章
天天运动“延寿”还是“折寿”?追踪45年发现:多运动并不等于长寿!
点击下载
相关知识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37家市级医院实现检验检查互联互通互认
今年底,北京将有20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更便利!我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出实招”
关于本市进一步实施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医学检验互认工作的指导意见
沪卫医〔2019〕27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工作的实施意见》
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让患者更方便
重庆规范开展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范文(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通用九篇)
顾客满意度调查范例6篇
网址: 上海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同级医疗机构检查互认比例超九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