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辨别社交平台上的瘦身产品真伪

如何辨别社交平台上的瘦身产品真伪

01社交平台瘦身产品问题

“60天瘦40斤挑战”“轻松减重15斤”“神奇脂肪炸弹燃脂膏”……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类诱人的瘦身减脂标题和文案。同时,电商平台上也充斥着各种销量不俗的瘦身保健品。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减肥科技新品,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假呢? 社交平台充斥着各种诱人的瘦身称号与产品,消费者需警惕这些诱惑并难辨真假。

为了探究真相,记者在社交平台以“瘦身”“减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大量经验分享帖子和所谓的减肥科技新品。然而,这些网帖中的成功案例是否真实可靠,却令人质疑。

◉ 典型案例揭露问题

368元→3800元→20800元!

分解脂肪需再交钱?

广东中山的代先生(化名)在黑猫投诉上披露,其妻子今年3月在某平台偶见一中药减肥视频,随后陷入话术圈套,最终花费2万多元购置减肥套餐。 消费者分享的真实案例揭示了一些瘦身产品利用话术诱导消费,实际上完全无法达到宣传效果。

代先生坦言:“她刷到中医药减肥的短视频后,在评论区留言索要方子,随即有人私信并添加微信,推荐减肥方案。起初仅需368元,但使用数日后,对方以调理体质为由,追加至3800元。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体重并无明显变化。此时,妻子再次被话术诱导,追加至17000元,但仅在8天内瘦了2斤。”

同样遭遇的还有深圳的梁先生(化名)。其女友在社交平台刷到瘦身短视频后,添加微信并购买了保健品作为瘦身方案。然而,产品并无效果,推销员却以多疗程诱导二次消费。

此外,河南郑州的乔先生(化名)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声称能减肥燃脂的瘦身产品。服用后出现身体不适,才发现产品仅为普通食品,并无瘦身功效,遂要求退款。类似夸大宣传的案例在社交和电商平台上屡见不鲜。

◉ 产品缺乏有效性证明

市场上的瘦身产品缺乏有效证明,消费者往往容易被误导或滥用信任购买无效产品。前几天,北京的严先生在某平台花费5万多元购买了4套塑身衣。销售人员声称这些塑身衣能改善颈椎病并快速瘦身减肥,然而严先生收到货后发现,这些价格远高于市场的塑身衣并无实际功效。

严先生指出,这些塑身衣实际上只是美体内衣,穿上后仅能显瘦,并无其他功能。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缺乏有效证明来确认产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容易被商家的口头宣传所误导。

02消费者应对策略

目前,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瘦身减肥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科学减肥需要控制饮食与持续运动,不能贪信虚假宣传,而应该遵循基本饮食和运动原则。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侯殿志表示,普及瘦身减脂的基本常识显得尤为重要。他解释道,除了病理性或遗传性肥胖外,大多数人的超重或肥胖问题都是由于热量摄入大于消耗所致。因此,要实现科学减肥,必须遵循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的原则。

◉ 警惕虚假宣传

侯殿志进一步指出,实现健康减肥的关键在于科学饮食。这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取,如瘦肉和蔬菜,同时减少或避免高热量食物,如精制米面、糖和油炸食品的摄入。此外,结合有氧和无氧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7-8小时)是必不可少的。 消费者选择产品时需避免购买无科学依据的产品,避免健康风险。

那么,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减肥科技产品,消费者该如何辨别其真假呢?侯殿志提醒道,要警惕那些包含“量子技术”、“纳米科技”、“基因编辑”或“负卡路里”等无临床证据支持的产品。同时,也要注意区分排毒与促进排便的区别,以及“阻断碳水/脂肪吸收”可能含有的奥利司他成分(需医生指导)。在选择商品时,应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并确保国内产品具备“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或医疗器械备案。对于海外产品,则需检查FDA认证(请注意,FDA不认证减肥效果,仅评估安全性)。

相关知识

如何辨别产品真伪
如何辨别粉毒瘦脸针的真伪
如何辨别瘦脸zhen的真伪?
如何辨别宫延楼产品的真伪?警惕网络陷阱
减肥产品如何辨别真伪?
四平如何辨别膏药贴生产厂家真伪?
如何辨别健康信息真伪?国家新平台教你轻松识别!
如何辨别左旋 360 减肥产品的正品真伪?
丰台办健康证,如何辨别真伪?
如何辨别USANA葆婴产品的真伪

网址: 如何辨别社交平台上的瘦身产品真伪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