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媒体时代来临,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信息交织也会加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恰当的手段,利用好新媒体,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展开。

创新多样性的宣传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面。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信息化浪潮下不断升级。高校要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浪潮,有效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平台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媒介,在平台上及时有效地发布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增加学生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

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方法,积极响应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已无法适应时代和学生心理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首先,在开学初让学生进行线上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个人档案,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可以利用网络媒体与学生实时互动,如组织心理健康相关的比赛、趣味答题、小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再次,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上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扰、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

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长期性。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实施,需要更新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知识,高校要在日常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知识,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心理调适技能,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如谈心法、听音乐法、深呼吸法等,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和引导。三是心理健康自测方法,高校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增加心理健康自测方法,以便学生发现自身心理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法与策略。四是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仅靠学校和老师维护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本人也要学会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案,切实为自身的身心健康负责。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还会有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涌现,如人工智能心理健康辅导系统、虚拟现实心理调适体验等。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作者单位: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相关知识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的构建研究
《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探索和创新》
聚焦健康传播  政企医研媒探索融媒体时代新思路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产教融合| 艺术体育学院与河北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携手探索“教育+健康”创新模式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探索创新型医药卫生教育模式
数字赋能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探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幼儿心理健康筛查的 “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创新” 如何探索?

网址: 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2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