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险市场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人身险公司与财产险公司纷纷将健康险视为战略核心要地。其中,财产险公司发力尤其明显。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万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人身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保费收入3879亿元,同比增长0.9%;财产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保费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9.5%。
在此之中,带病体保险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亮点。2025年上半年,各险企争相发布新产品:泰康在线发布首款面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医疗险“好效保·松青卫士”,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保障;水滴保联合君龙人寿推出“带病可买可赔”的长期重疾险“大力水手”,突破传统核保限制,将多种传统拒保疾病纳入承保范围;众安保险对众民保百万医疗险进行升级,发布“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通过可选加油包形式为慢病人群提供长期用药保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社会持续发展和医学不断进步,带病体人群规模呈持续攀升态势,其保险需求亟待释放,为健康险市场开辟了全新赛道。在健康险保费规模连续两年稳定在9000亿级之后(2023年9035亿元、2024年9773亿元),2025年健康险能否顺利突破万亿元大关备受瞩目,而带病体保险被视作驱动健康险增长的全新动能源泉。
01长寿时代带病体保障供需失衡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慢性病年轻化趋势的加剧,我国带病体规模已超过4亿人,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是超过60%。国家心血管中心调查显示,当前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还有约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和约1.3亿糖尿病人群。
海通证券数据表明,商业健康险目前主要覆盖15%的健康人群,轻症、中症都是广阔的蓝海市场。老年人群、慢病患者等“非标体”的保障需求日益增长,正推动整个行业从“保健康体”向“保带病体”转型。
所谓带病体保险,是指带病体人群可以进行投保的保险,而带病体指的是在新的健康保险生效之前出现健康问题的,已被诊断或者正在等待诊断,已经或者正在接受治疗疾病的人群。
2024年6月6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发展专属普惠保险,要求在未来五年内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并加大特定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及患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人群)保险保障供给力度,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发展面向各类风险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
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再寿险、镁信健康于2024年共同发布的《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商业健康险面临着获客难、风险高、创新难等行业痛点。而带病体保险有效拓展了健康险客户池且带来多样化的需求,有助于打破发展困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健康险产品升级转型,为健康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增长引擎。
泰康在线副总裁丁峻峰指出,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存在两个低指标:一是商业健康险保费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占比偏低,二是带病体保险规模在健康险中的占比偏低。随着“长寿时代”逐步来临,带病长期生存将成为常态。从保险行业的角度看,意味着带病体人群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毫无疑问,发展带病体保险,对于保险行业未来拓展市场空间、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02产品创新从“保健康人”迈向“保人健康”
《2024健康险行业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带病体保险市场在鼓励慢病管理和适当放宽投保条件的基础上,已推出多种类型的承保模式:一是以惠民保为代表的不限制被保险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这类产品特点是参保门槛低,通常无需健康告知,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参保,为广大带病体人群提供了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二是以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险为代表的“提前上车”模式,消费者即便患病后,也能按未出险人群一样的价格享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带病体人群后续保障的稳定性问题,让他们不再担忧因患病而失去保险保障;三是为疾病进展、复发提供保障的慢病险、疾病复发险。
另据麦肯锡数据,2020年我国带病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的6%左右。带病体保险保费主要来源于惠民保、团体性质的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等,相较于带病体人群约2.5万亿元至3万亿元的医疗支出,带病体保障缺口显著。
2020年,泰康在线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保人健康”的理念,融合医药产业资源,推出一系列面向带病体人群的产品。目前该公司覆盖带病体人群的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面向全人群的医疗险和重疾险,不同疾病程度都可以购买;二是单病种(肿瘤)复发险,为疾病未来进展风险提供保障。以“好效保”系列复发险为例,目前已覆盖乳腺癌、甲状腺癌、肠癌、肺癌、肺结节等高发肿瘤。不仅为患者提供复发风险的保障,还整合医疗资源,如北上广三甲医院权威专家、国内外最新获批的创新药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2025年,泰康在线进一步开拓淋巴瘤新战场,推出首款面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商业医疗险“好效保·松青卫士”,为一线治疗患者提供复发进展到后线治疗的医疗保障,不仅涵盖化疗、干细胞移植等传统治疗方案,还纳入该领域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和CAR-T细胞疗法。
作为国内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成立九年来,也将特定疾病领域内的健康保险作为重要探索方向,推出全国首款面向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可带病投保的相互保险产品“肾爱保·爱多多肾病互助保险”。目前,该公司已陆续开发相关产品16种,打造了国内最全肾病保险产品矩阵,累计承保人数近10万人。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各险企在带病体保险产品开发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但受限于保险公司在医疗技术积累、风险管理手段、产品精算经验、人才结构等诸多环节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整个带病体健康险市场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
由于我国是以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体系和以医保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患病及用药数据均掌握在医院方和医保方,商保参与程度有限,在整个医疗支付中占比较低。商保仅掌握商保资金的赔付支出,且因参保人绝大多数为健康人群,导致患病人群的医疗数据不足,单独开发带病体保险产品难度较大。
在近日召开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保护隐私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加快推进医保数据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支持商保快速核保理赔,支持开发更多商业健康险产品,实现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的转变。
03四方发力建设共生共荣健康新生态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制约带病体产品创新的堵点正被逐一打通。在商业健康险迈入生态化转型的当下,亟需通过“医+药+险+AI”的深度融合,构建新型产业协作范式,以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在线总经理李朝晖表示,目前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为带病体保险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泰康在线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产品创新为抓手,聚合医疗、医药、健康管理等各类优质服务资源,逐步构建起包括费用补偿、医疗服务、药械科技、健康管理四大维度的健康医疗生态闭环。而要提升全人群、全周期健康保障与服务水平,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医、药、险的协同,促进资源、数据共享。
带病体产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保险公司将围绕带病体人群的健康需求,整合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人工智能等资源,构建完整的健康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方将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为带病体人群提供优质的健康保障和服务。例如,保险公司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就医绿色通道、专家会诊等服务;与医药企业合作,提供创新药物的保障和配送服务;与健康管理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与医保部门合作,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挖掘分析数据,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为产品定价和风口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社会对带病体保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的不懈努力,带病体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源自:中保新知
相关知识
人工智能医疗突破:AI助力早期疾病检测,能否改变健康管理格局?
保险+医疗①|破局健康险同质化 健康管理服务成险企破局重要支点
多家险企运营“穗新保” 普惠医疗能否重塑健康险市场格局
破局健康险同质化 健康管理服务成险企破局重要支点
政策赋能大健康,AI如何成为行业的破局点?
政策赋能AI医疗,美年健康强势布局消费医疗,引领数智化浪潮
国泰产险健康险:从保险应用场景入局健康险蓝海市场
平安健康险发力中端医疗险市场
1400亿元创新药市场,商业健康险仅支付了5%,如何破局
医险协同,平安健康险专业破局
网址: “带病体”健康险潮涌!“医+药+险+AI”能否助力市场破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2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