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食物
保质期根本没有包装上写的那么长
是存放方法不对
还是食品保质期限“虚高”
食品开封后,保质期就变短
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一旦开封,食品的贮存环境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原本用于评估保质期的密封体系,因此其保质期也不再是包装上原来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
专家教你保存开封食品
01
调味品类
不常用的放冰箱里
经过加工的调味品在未开封的状态下保质期为1~2年,但开封后放在室温较高的厨房,甚至常在煤气灶旁边,其环境温度较高,容易变质。
植物油、酱油、醋开封后只能放2~3个月。
花生酱、色拉酱、 番茄酱等酱类开封后只能放1~3个月。
建议将不常用到的调味品放进冰箱,有助延长保质期。
02
米类
拆封后放进密封盒
家庭装的米类都是一大袋的,未开封的保质期一般可达1~2年,开封后如果保存得好,存放一年也无大碍。
如果储存不当,大米容易霉变。在存放大包装的大米时可以去掉外包装袋,放进可以密封的容器里,置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下。
03
粉类
尽量购买小包装
面粉、蛋糕粉等开封后极易吸湿结块,发生霉变。建议平时用得少的食品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
奶粉开封后更容易回潮变质,尽量在1个月内吃完。
奶粉开封后不要放进冰箱,否则容易吸湿结块。
来源:江苏市场监管、中国质量报
审核:陈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