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你我他#如何控制情绪,不大声训责孩子和当着孩子的面激烈争吵,是父母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和起码具有的素养。由于父母的情绪状态是最容易传导给孩子的一种性格习惯,如父母动不动就大声训责孩子,或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激烈争吵,这样孩子受父母情绪的影响,就极有可能成为性格暴躁的情绪化孩子,要不就可能得自闭抑郁症。
孩子情绪的好坏,大部分是受父母情绪影响而成。因此当发现孩子犯错或不听话的时候,切莫对孩子大声诉责,尽可能控制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发火不怒骂,并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才能避免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
诉责孩子
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呢?根据情绪发作的原因和程度,通常有以下两类比较实用的管理方法:
第一类、及时应对法:对不是很严重的情绪者较为适宜。
一、即时冷静快速平复法
1、转移注意力
在情绪将要发作前,用5秒时间做感官聚焦,快速观察周围5个物体、聆听4种声音、3种触感,将大脑拉回当下。
或者做简单的动作,如撕废纸、快速并有力地空握拳头7次,或做8个深蹲,通过肢体动作释放情绪。
情绪崩毁
2、生理调节法
发作前及时深呼吸,用鼻吸气至丹田屏息数秒用嘴缓慢呼气5-6秒,连续重复几次,激活副交感神经,至缓解情绪。
现场有条件的话,也可用冷水轻拍脸部或冲洗头部,通过温度刺激转移注意力,降低情绪强度。
如果在情绪冲突现场,也可以选择速离现场,如去洗手间等别的地方,避免情绪升级。
3、即刻反思关键心态法
发作前即刻提醒自己,愤怒、悲伤、生气有用吗。?
在激烈反应前默数几个数,问自己“这样冲突能让事情更好吗?”
也可以放宽心态,设定不是最坏的底线,允许孩子或自己不完美,如静想“孩子已经努力了”;“自己要求是否太高了”等,来平息情绪。
反思自己“这样打有用吗”?
第二类、长期调整法
对平时情绪易紧张、易怒和易发作的人群来说,就需要进行长期情绪管理的训练,才有可能获得稳定情绪的良好心态。
1. 认知重构训练
记录触发事件当时的想法,记录情绪反应后的反思,逐步识别非理性思维,如“我必须完美”,“我必须让孩子听话”等。 因很多情绪都来自非理性思维。
换位自问:“这件事以后还重要吗?”“是否有另一种解读方式?”“别人也会像我这样做吗”?
情绪失控大打出手
2. 正念练习
识别情绪:经常自我观察和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留意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如气愤时心跳加速、懊恼时情绪低落等。并能准确地辨别愤怒、伤心、憎恨等情绪。
接受情绪:不要抗拒或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要接受它们的存在。
探究情绪根源:思考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情绪,是特定的事件、人际关系还是其他因素。
识别情绪背后的需求:例如,愤怒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焦虑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情绪激动无法控制
反思情绪的影响:思考情绪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和人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观察情绪: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情绪分离:意识到情绪并不代表自己的全部,不要让情绪定义自己。
选择回应:在情绪的影响下,选择理性的回应方式,而不是冲动行事。
通过上述种种正念训练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智力,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情绪低落
3. 情绪表达与释放练习
可以用纸笔写下感受后撕掉,象征性释放情绪;或写“给对方的信”但不寄出。
也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或舞蹈、运动等非语言方式释放不良情绪。找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找亲朋好友倾诉等。
三、其他辅助方法
睡眠管理: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用白噪音助眠。
建立支持系统:与1-2位信任的人约定“情绪急救信号”,在崩溃前寻求倾听。
总之,情绪管理不是压抑感受,而是学会与情绪共处,并找到缓解释放的出口,掌握控制技巧。如每天坚持练习和训练,就有可能把自己变得更加从容,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附注:个别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切莫把情绪传导给孩子
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
情绪智力: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情绪与养生的关系如何?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幼儿情绪护理:如何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孩子情绪管理: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商?
情绪管理很重要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绪
【情绪管理】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课堂丨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迅速恢复良好心情
网址: 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切莫把情绪传导给孩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