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林苗苗、魏梦佳)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来源的二肽基肽酶4(DPP4)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新型药物靶点。这篇题为《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作为抗糖尿病新靶点》的研究结果日前在全球知名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
在人体肠道内存在着数万亿的微生物,作为连接人体内外环境的桥梁,它们能帮助消化食物,制造营养物质,甚至影响我们的心情。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肠道微生物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包括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等息息相关。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特聘教授姜长涛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发现,肠道菌源的DPP4能够作为宿主同工酶进入人体,降解宿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诱导人体糖耐量异常。同时,研究团队还发现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西格列汀无法有效抑制这种菌源DPP4的活性,因此患者体内菌源DPP4的富集将大大降低西格列汀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提高药物疗效具有积极意义。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来抑制菌源DPP4酶活性,则有望提高现有药物的疗效,甚至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该研究团队已经开始寻找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数十万种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和结构优化,研究人员发现蝙蝠葛苏林碱的衍生物(Daurisoline-d4)能够特异性抑制菌源DPP4酶,增加血液中活性GLP-1水平,从而改善代谢紊乱和降低血糖。该研究有望为靶向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精准化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知识
Cell子刊:北京大学尹玉新等团队发现糖脂代谢调控的新体系
Cell丨汉恒助力北大/山大合作开发2型糖尿病微生物疗法新靶点
重磅!《自然》正刊又发文,暨南团队发现“减肥”新靶点
抗疟研究新进展!颜宁团队和尹航团队聚焦糖转运蛋白“饿死疟原虫”
Science丨化学学院雷晓光教授与合作者发现肠道菌群调控二型糖尿病的新机制与化学干预新方法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崔悦团队研发石墨烯微针贴片,实现糖尿病闭环管理
新型降糖药物
生物药物研发创新团队
抗衰老研究新突破:发现治疗癌症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新靶点
中国科大翁建平团队发现抗疟疾药物减肥新功效
网址: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新型抗糖尿病药物靶点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