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线、小蛮腰、漫画腿、天鹅颈,还有蝴蝶背……随着季节的转换,又到了身材线条无处可藏的时候,为了在此时展现出最佳状态,许多人纷纷投身于减肥的探索中。然而,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至关重要,否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损害身体健康。或许,很多人还不了解,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叫作“世界防治肥胖日”,其设立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醒大众,肥胖不仅仅影响外貌,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问题,如血糖问题、心脑血管问题以及高血压等。
世界肥胖联合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范围内肥胖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众多人口。目前,全球共有超过10亿人罹患肥胖症,其中成年人近8亿,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达59亿。此外,还有近30亿人的体重问题亟待关注。
我们并不推崇仅仅为了追求苗条而盲目过度减肥,然而,当肥胖问题严重到影响身心健康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导致体重增加的两个主要原因。
除了对美食的热爱,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还包括两大方面:
老话说:“喝凉水都会胖”,这恰恰揭示了体质与体重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医理论指出,体内脂肪的堆积与痰湿瘀滞密切相关。当一个人气血充足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被有效吸收,而湿浊糟粕则被顺利排出,这样的人不易发胖。然而,脾胃虚弱者则面临食物无法完全代谢的问题,导致食物转化为痰湿。由于气虚推动力不足,这些痰湿无法及时排出,长期积累在腹部,从而形成“大肚腩”。
这类肥胖,其根源在于脾虚所导致的痰湿。由于水液痰浊无法排出,脂肪的代谢也会相应减少,进而导致赘肉的堆积。
另一方面,情绪因素也不容忽视。许多人在面对压力、焦虑或沮丧时,往往会选择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这种生理上的冲动逐渐使得脂肪不断累积。因此,可以说,赘肉的存在往往与不良情绪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揭示,肥胖问题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是心身症状的典型表现之一。食欲不仅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更与心灵情感紧密相连。许多时候,体重失控往往源于“情绪化进食”这一现象。
我们对于食物的渴望,往往源于生命中的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情绪无法得到宣泄,食物便成为了情感的“替代品”。每一寸赘肉背后,都隐藏着一份未被释放的情绪。著名心理学家肖然指出,肥胖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当焦虑、委屈等情绪以隐形方式长期积累时,它们最终会转化为身体各部分的脂肪,仿佛是身体在无声地呐喊。因此,和平型的人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
在身心全息文化的七种体型分类中,平忍型的人往往容易发胖。这类人的特点在于肝脾区域存在淤堵,导致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同时伴有脾湿的症状。当脾的运化能力不足时,身体无法有效排除垃圾,进而造成腰腹部脂肪的堆积。从外观上看,这类人的背部往往也显得厚实。
这类体型的人常常默默无闻地为身边的人付出,他们以行动来维护和平,避免冲突与矛盾。他们可能是贤良的妻子,也可能是勤劳的母亲,总是以自己的付出换取家人的安宁与和谐。
对于平忍型的人来说,他们深知孩子、爱人和父母的重要性,常常愿意为所爱之人付出一切,甚至不惜委屈自己。他们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而食物有时会成为他们释放这些情绪压力的出口。然而,当我们认识到肥胖实质上是内在情绪的一种表达,且常因情绪积压所致时,我们便会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让情绪得到理解和释放。一旦情绪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我们的需求便能得到满足,从而减少对食物的依赖。这样一来,减肥也就变得更为容易。
事实上,体型的改变往往反映了内在信念的转变。当我们的内在边界变得清晰时,体型也会相应地展现出边界感。这里,我们分享两个有助于减肥的方法。
针对体质和情绪因素导致的肥胖问题,我们介绍两种实用的方法:
首先,健脾与祛湿是关键。若肥胖源于脾虚,那么健脾和祛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帮助身体疏通,有效排除体内多余垃圾,为减肥创造有利条件。
为负面情绪寻找释放途径
负面情绪的积累对肥胖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为这些情绪找到一个出口,例如与朋友交流、亲近大自然、尝试冥想等。通过这些途径,让情绪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进而有助于减肥目标的实现。
相关知识
肥胖背后的情绪因素:如何健康减肥?
肥胖与心理健康:体重背后的 “情绪黑洞”
如何管理情绪预防肥胖
如何成功瘦身?——心理学解读肥胖背后的情绪密码
哪些情绪因素影响减肥效果
肥胖与心理健康:情绪如何影响体重
关注减肥背后的心理因素,学会科学减肥
肥胖背后的健康隐患你了解吗?教你如何科学减重
吃过激素药后发胖如何减肥
减肥者应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网址: 肥胖背后的情绪因素:如何健康减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