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大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大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的这句养生箴言,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中医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顺应四时变化规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二十四节气的脚步,探寻古人留下的养生智慧。

一年分为四季,共有24个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之篇:生发阳气,调养肝气

立春是一年之始,阳气初生。此时宜食用辛温发散的食物如韭菜、葱白,帮助阳气生发。雨水时节,乍暖还寒,要特别注意"春捂",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不要过早减衣。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此时人体肝气旺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可以多喝菊花枸杞茶,帮助疏肝理气。春分昼夜平分,但也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期,建议多吃山药、小米等健脾养胃的食物。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此时除了要继续养肝外,还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等春季过敏症状。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湿气渐重,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和饮食调理来去除体内湿气。

二十四节气鲜花令

夏之篇:养心护阳,清热祛湿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养生重点转向"养心"。此时可多吃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午间适当小憩有助于养心安神。小满时节,湿热交织,建议常喝绿豆汤、薏米水,清热利湿。

芒种是农忙时节,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心忙"。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艾灸效果最佳,特别是对于阳虚体质的人群。

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既要防暑降温,又要注意保护阳气,避免过度贪凉。可以适当食用苦瓜、冬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

秋之篇:滋阴润燥,养肺护胃

立秋虽然名义上进入秋季,但暑气未消,此时养生要注重"养阴润燥"。梨、银耳、百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处暑意味着暑气将尽,养生重点转向"收"和"养"。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加大,要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秋分平分秋季,天气转凉,此时应开始注重补肺润燥,增强体质。

寒露霜降是深秋时节,民间有"寒露不露脚"的说法。此时要特别注意足部、腹部和膝部的保暖,避免寒气入侵。

冬之篇:补肾藏精,防寒保暖

立冬宣告冬季来临,养生重在"藏"。此时可以适当进补,如食用羊肉、核桃等温补食物。小雪大雪时节,寒气日盛,要特别注意保护阳气,避免外泄。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养骨的好时机。适当晒太阳、补充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防"五寒":防鼻寒、防颈寒、防肺寒、防腰寒、防脚寒。

四季养生智慧总结

1. 春季:重在养肝,注意疏泄

2. 夏季:重在养心,注意清热

3. 秋季:重在养肺,注意润燥

4. 冬季:重在养肾,注意藏精

司马迁的养生智慧告诉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二十四节气就像大自然的二十四个驿站,指引着我们调整生活方式。你平时会注意节气养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养生心得!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收藏关注我哦~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养生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调理请咨询专业中医师。养生要因人而异,切勿生搬硬套。

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申遗了!快收藏这份节气养生表
二十四节气养生.doc
二十四节气食俗大全,收藏吃好一整年
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全四册)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养生大全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顺应时节的中医养生智慧
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全四本)
二十四节气饮食养生习俗

网址: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大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