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节气养生:跟着时令调整健康节奏

节气养生:跟着时令调整健康节奏

2025 年立夏时节,南京某中医院的 "节气养生门诊" 迎来就诊高峰,单日接诊量突破 300 人次。其中,因 "贪凉吹空调" 引发关节痛的患者占比达 42%,这让 "顺时养生" 的传统智慧再次受到关注。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节律息息相关,跟着节气调整生活方式,才能达到 "天人合一" 的养生境界。

杭州白领王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去年芒种时节,她为追求 "清凉",不仅每天穿露脐装,还把办公室空调调至 20℃,结果不到一周就出现头痛鼻塞、腹泻等症状。中医师告诉她,芒种时节湿气渐盛,人体毛孔张开,过度贪凉易导致 "寒湿入侵"。在医生指导下,她换上长袖衣物,喝起了薏仁红豆茶,周末到公园晒背(中医认为背部是阳气汇聚之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今年入夏后,她坚持 "春捂秋冻" 的原则,根据节气变化增减衣物,身体状态明显改善。

不同节气有不同的养生重点,结合 2025 年的时令特点,这些方法值得借鉴:

春季(立春至谷雨):重点是 "疏肝理气"。春季肝气升发,情绪易波动,可多吃菠菜、韭菜等 "青色食物"(中医认为 "青色入肝")。今年流行的 "春分踏青" 活动,通过户外散步、放风筝等方式疏解压力,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5 年春分期间周边游订单同比增长 210%。

夏季(立夏至大暑):核心是 "清热祛湿"。夏季易生暑湿,饮食上可多吃绿豆、冬瓜、苦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今年三伏天,"三伏贴" 预约量同比增长 35%,这种基于 "冬病夏治" 理论的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有预防作用。但需注意,夏季出汗多,不可过度贪凉,空调温度建议不低于 26℃。

秋季(立秋至霜降):关键在 "滋阴润燥"。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等 "秋燥" 症状,可多吃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物。北京某健康机构推出的 "白露茶会",用麦冬、玉竹等药材煮茶,成为都市人润燥养生的新选择。

冬季(立冬至大寒):侧重 "温补藏阳"。冬季宜养肾精,可适当食用羊肉、核桃等温补食物,但需避免过度进补导致上火。2025 年冬至,某连锁药店的阿胶、枸杞销量同比增长 178%,但营养师提醒,冬季养生更应注重 "早睡晚起"(顺应日照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以养阳气。

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节气养生的合理性。2025 年《自然・代谢》杂志研究发现,人体的代谢率、免疫力会随节气呈现周期性变化,比如立冬后基础代谢率会上升 12% 以抵御寒冷。这与中医 "顺时而食、顺时而息" 的理念不谋而合。

节气养生的本质,是让人的生活节奏与自然规律同步。从春季的舒展到冬季的内敛,从夏季的清热到秋季的润燥,跟着节气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看似简单的顺应,实则是最智慧的养生之道。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尊重自然节律,才能让健康之树常青。

相关知识

四季养生食谱:跟着节气吃,健康一整年
跟着节奏瘦下去
跟着节气过日子: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指南
时令节气与健康|天气转凉,如何调养脾胃?“悲秋”时如何调整情绪?
四季养生法则:跟随自然的节奏调养身心
中医养生,跟着24节气过生活,内调外养
节气养生指南:跟随节气,科学养生
跟着节气去旅行
如何正确调整呼吸节奏
生命节奏:与自然生命节奏同步,调整作息时间,维持生物钟

网址: 节气养生:跟着时令调整健康节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