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杨柳曳: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带来寿险公司产业布局新变革

杨柳曳: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带来寿险公司产业布局新变革

2025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受邀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举办主旨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承办。会议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期1天,设置主旨演讲、高端对话、主题发言和圆桌交流环节。多位来自金融、保险、法律与健康产业领域的顶尖学者和资深从业者,围绕普惠金融发展、数智化金融创新、产业并购机遇及健康险生态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圆桌交流环节,招商信诺总经理助理兼网电事业部总裁顾育匡,太平洋健康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周卿,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首席营销官、创新中心总经理张耀辉,工银安盛人寿健康险事业部负责人杨柳曳,镁信健康首席商务官郎立良,针对健康险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明亚保险经纪营销中心助理总监刘存鑫主持。


杨柳曳认为,寿险公司在健康险领域的发展需紧跟市场与政策变革。医保DRG改革后,重疾险杠杆降低,客户对医疗品质的需求提升,促使险企从财务补偿转向服务供给和健康管理。杨柳曳指出,中端医疗市场在“医改”背景下逐渐显现需求,寿险公司应重视中端医疗布局。未来,健康险应以中高端医疗为关键发力点,辅以特药、特疾医疗险补充,注重产品研发专业度和医疗资源整合,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推动寿险公司产业布局和服务布局的革新。图片

图为杨柳曳

主持人 刘存鑫 :医疗支付制度改革对临床以及医疗险市场所带来的冲击,请问从您的角度来看,目前对于医疗险市场的影响有哪些?贵司又是怎么去应对这种影响的?

杨柳曳: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带来寿险公司产业布局新变革。在工银安盛健康险事业部任职前,我曾经在个险业务部工作过五年时间,这也让我能够更多地从一线客户经营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健康险市场的发展。我认为医疗支付制度改革影响最大的一是客户的认知和需求,二是医疗险产品的功能定位。

过去的十年,寿险公司销售最多重疾和百万医疗,其关键点都是“高杠杆”的财务补偿效应,多数客户也认为医保已经能够满足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更关注产品能否通过较高杠杆弥补潜在的高额财务损失,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医疗上。但近年来,客户需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随着医疗保障多元支付体系的确立,社保保基本和商保保多样的定位更加明确,社商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同时,客户也开始重新审视医疗的本质,意识到医疗不仅关乎治好病,还涉及有效治病、有品质治病、快速治病等不同层面。可以说,此次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落地,既是一次对商业健康险功能与作用的“全民再教育”,释放了更加广大的发展空间,也是一次对商业医疗险客户分层路径、产品供给方向的再明确,推动险企从更多关注财务补偿,转向关注服务供给和健康管理。也是基于以上对客户需求升级的理解,工银安盛在今年三四月份推出了公司首款中端医疗险,围绕个团并举、长短兼顾、门诊住院协同,搭建起涵盖特疾医疗、百万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和其他品类逐层递进、分类明确的医疗险产品与服务矩阵。初步形成功能全面、客群多元、社商衔接的医疗产品体系,这也是我们认为未来健康险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过去十年,商业健康险特别是重疾依托储蓄和保障兼顾的特性,在个人生命周期中发挥财务补偿功能,聚焦于保障健康人群。未来,商业健康险将依托以中端医疗为核心的多层次商业医疗产品体系化供给,以品质医疗需求为锚点,上下延展不同医疗场景下差异化品质医疗服务,如特需医疗、特药、外购药等,从单纯的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提供客户前中后端健康管理转变。这一转变对产品研发的专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险企医疗资源整合及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战,对寿险公司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未来产业布局和服务布局的新机遇。主持人 刘存鑫: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大陆未来的医疗险蓝海市场不是百万医疗,而是中高端医疗,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在您看来,中高端医疗过去很多年中一直止步不前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杨柳曳:中端医疗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中端医疗过去未能发展起来,我认为与时代发展和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其底层是中高端医疗消费群体的演变。高端医疗险的客群范围相对狭窄,主要以外企派驻人员、企业家客群为主,多数群体对品质医疗的认知也并不充分。伴随着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才既有意愿又有能力,以适度的成本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更高的医疗自主权,享受品质医疗与保障,为中高端医疗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并不认可中端医疗会取代现在的百万医疗或者说基础医疗保险的看法,不同的商业医疗保险服务的是不同客群的分层需求,但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就是做好社保基本范围之外的医疗保障补充、提升社会健康水平。只有扩大最广泛的商业医疗保险群体,中高端医疗险才有更广泛的发展土壤。因此,我认为未来中端医疗的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不断发力:一是要做好商业医疗险的理念与知识普及。过去几年,通过百万医疗、普惠医疗的推广,客户已经对商业医疗险有了基本认知,但由于医疗险自身的复杂性,实际销售中还存在一定的销售误导与认知误区。举例来说,对条款中涉及的“既往症”概念,一般客户就很难理解,需要在销售时做好充分沟通与说明。只有通过基础知识的不断普及、销售端专业的不断提升,而不是仅依赖一两个热点话题,中高端医疗险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二是要做好中高端医疗险的专业化产品设计。从产品自身来说,要结合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后医疗机构行为的新变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保障。如,今年我司推出的“安心优选”系列中端医疗险,针对医疗行为门诊转移、院外药转移及创新药械转移的趋势,提供了两档计划供客户选择,涵盖住院及指定门急诊、院外药械、院后康复、可选门诊费用补偿等丰富保障,就医范围覆盖至全国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部、国际医疗部、VIP部及部分指定私立医疗机构,涵盖恶性肿瘤、罕见病治疗所需的部分先进技术及药品的费用补偿,提供住院、ICU及分级手术津贴。通过面向社商融合趋势,针对性开展产品责任升级,是后续产品满足客户需求、让客户可感可知的关键。三是要推进产服融合的健康管理升级。通过优良服务,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以及国际国内医疗资源的协调,推进产品融合与健康管理的升级,进一步从经济补偿向健康管理转变,从事后医疗资源协调向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转变,通过服务有效帮助客户提升健康水平,降低赔付率,进而形成产品开发的良性循环,也是行业破解中高端发展难题的方向。(本文根据嘉宾会议发言整理)

在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受邀举办主旨会议,致力于搭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金融交流与全面互联互通的高质量平台,融合政策、学术和业界等多方面观点和研究成果,打造辐射全国的专业、开放、共享的高端金融盛会,以助力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自 2016年以来,该会议已连续举办了十届,累计邀请演讲嘉宾 210余位,现场参与达 8000人次线上覆盖听众超百万,媒体传播超80万次广受社会各界关注。

 内容丨会议工作组

编辑丨梁婧

审核丨白雪

责编丨兰银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杨柳曳: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带来寿险公司产业布局新变革
金融百家|寿险公司向专业健康险公司转型之路
长生人寿聚焦品质养老,积极布局健康保险产品
保险代理人生态变局: 数量腰斩 精英涌入 服务转向全方位
健康险: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举办健康保险新产品线上发布会
太保布局“保险+健康管理”,透露健康医疗战略四大方向
太平人寿举办2024税优商业健康保险发布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发布“保险康养顾问”培养计划
试论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营销策略

网址: 杨柳曳: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带来寿险公司产业布局新变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