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朱竞天
□医学技术指导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主任医师 何缦
2005年6月28日,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设立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提升公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水平,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空气污染、室内过敏原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因素,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儿童群体中愈发突出。
儿童过敏该如何科学应对?那些代代相传的“经验之谈”里,又藏着多少误区?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主任医师何缦将用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过敏检测莫盲从,先辨再检更科学
“医生,给孩子查查过敏原吧。”在科室里,何缦常常听到家长们这样的请求。面对那些认为只要进行过敏原检测,就能从根源上解决孩子过敏问题的家长,何缦总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过敏原检测确实是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有时就像一把“刻度模糊的尺子”,在“精准丈量”个体过敏风险上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过敏的类型可以分为速发型过敏和非速发型过敏,其中,过敏原检测对于速发型过敏的检测结果相对更为准确。”何缦着重指出,过敏原检测主要聚焦于常见的过敏原,难以做到全面覆盖所有潜在的过敏原,而且它和皮肤点刺一样对于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检测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她会依据孩子的具体病史、日常生活状况以及过敏反应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判断,进而给家长提供是否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的专业建议。
“究竟是否要给孩子做过敏原检测,最好还是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然,很可能做了检测也是白费功夫。”何缦提醒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是复杂的,过敏反应很有可能是多种过敏原以及不同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结果。”仅靠过敏原检测报告并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需要结合孩子的饮食记录、生活环境、症状发作规律等多维度信息,才能拼凑出完整的过敏真相。所以,当孩子出现疑似过敏症状时,不如先仔细回想和记录一下近期吃的食物、去过的场所、接触的物品,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和表现。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往往比检测报告更能帮助医生锁定关键线索。
过度保护有弊端,饮食多样更合理
食物过敏往往处于过敏进程的上游阶段,发生过食物过敏的患儿,年长后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至4倍。在儿童早期的各类食物过敏中,牛奶蛋白过敏最为常见。一旦婴幼儿被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需采取针对性饮食回避措施,比如避开牛奶类饮食(涵盖羊等其他哺乳动物的整蛋白配方奶);或者母亲回避此类饮食继续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然而,在某些情形下,过度回避和保护反而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有些家长觉得自家孩子是‘敏宝’,便对各类易过敏食物一概禁食,过度限制孩子的食物摄入,结果导致孩子食物种类单一匮乏,生长发育也极易受到不良影响。”何缦建议,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在回避牛奶类饮食外,仍应像其他婴幼儿一样,在4~6月龄时开始适时添加辅食。
辅食的多样化,既能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几率,让孩子更不容易过敏,又能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力支持。但辅食的添加切记不能盲目。在添加辅食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辅食,这样能降低排查过敏原的难度。而且,初次添加的量不宜过多,可先取少量在孩子的嘴唇上涂抹或喂养,进行试敏并密切观察反应,如果在接触后的2~4小时内出现过敏反应,考虑速发型过敏,不建议添加,必要时及时就医。如果没有任何反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再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逐步增加辅食的量。
倘若在辅食添加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状况,都要立刻停止添加该种辅食,并持续严密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的是轻度不良反应,需在症状完全消失后的半个月,再按照上述步骤重新尝试添加。要是再次出现过敏反应,那基本可以确定孩子对该种食物过敏,此时应让孩子回避这种食物至少半年,之后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再尝试添加,观察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否能逐渐耐受这种食物。
尘螨脱敏有方法,尽早干预助成长
在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群体里,过敏性鼻炎是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何缦提醒广大家长,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小动作,要是发现孩子频繁出现揉鼻子、挖鼻孔的举动,或者长时间鼻塞、流鼻涕,又或是咳嗽不止,就得考虑孩子是不是患上过敏性鼻炎了,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正所谓“同一气道同一疾病”,过敏性鼻炎若得不到良好控制,很容易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如果是由尘螨引发的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可以选择进行尘螨脱敏治疗。”据何缦介绍,目前,尘螨脱敏治疗共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二种方法。舌下含服相对方便,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4岁以上可以开展,要求制剂低温保存,每次在舌下含1分钟以上;皮下注射一般5岁以上可以开展,需要前4个月每周来一次医院进行注射,此后每4~6周来医院注射一次,优点是进入体内的有效剂量比较恒定,对疗效影响小,每次有专科医务人员评估,安全有保障,也是目前推广范围最广的脱敏方法之一。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坚持治疗至少三年以上。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并长期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陈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都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孩子们在妇保院接受尘螨皮下脱敏治疗后,效果十分显著,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看到孩子们的变化,陈先生自己也果断加入了尘螨脱敏治疗的队伍。“越早进行干预治疗越好,如果在儿童时期就能控制住过敏性鼻炎,长大后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的概率自然会变小。”何缦表示,“一旦发现有疑似过敏的症状,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今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能更好地应对过敏性疾病问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世界过敏日:科学应对儿童过敏 助力健康生活
《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于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对外发布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荷叶健康全场景助力科学防过敏,守护健康生活
童心未“敏”·舒心成长 雀巢健康科学展开全国义诊,为过敏儿童保驾护航
“敏童管理”——儿童过敏居家健康管理,守护宝贝健康看这里 过敏反应科
科学抗敏助力“敏宝”健康成长—新闻—科学网
【卫生健康宣传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认识过敏,积极预防
雀巢健康科学联合成立“抗敏联盟”,助力中国敏宝健康成长
世界过敏日
儿童过敏性疾病:开启守护孩子健康的 “金钥匙”—— 从分类、过敏源到诊断治疗
网址: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破解误区科学抗敏,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