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下午,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NCASI 2024)“25分会-地下水质与健康”在成都成功召开。本次分会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郑春苗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史建波教授共同担任召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刘春生、邓娅敏和曹国栋担任分会秘书。分会聚焦地下水中关键物质识别溯源、迁移转化及健康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交流。
南京大学吴吉春教授作了题为《地下水中的新污染物》的主旨报告,围绕新污染源解析、过程模拟和风险评估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地下水新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南开大学祝凌燕教授作了题为《地下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导致的潜在健康风险》的主旨报告,围绕典型工业和居民区地下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开展调查,阐明多种新型全氟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分配行为、迁移转化机制和人体暴露风险,为正确评价水体和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的生态风险、制定相关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史建波教授的主旨报告《地下水中新污染物识别与修复技术研究》介绍了团队在华北农灌区地下水中新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从垂向控制和横向消减两个维度,在污染路径调控上加强地下水中新污染物治理研究思路。
吴吉春教授作主旨报告
祝凌燕教授作主旨报告
史建波教授作主旨报告
此外,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郭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杜晶晶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春生教授、曹国栋教授和莫昕欣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在会议期间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参会学者围绕地下水关键物质的全自动/高通量/快速分析、原位表征、同位素示踪、非靶标识别、健康风险诊断、模型分析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从不同维度展示了地下水质与健康领域的新发现和最新进展。
分会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现场
分会参加人员合影
本次分会通过口头报告、墙报展示和专家学者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地下水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平台,群策群力,助力我国地下水质安全和保护。分会的成功举办,为探讨我国地下水质恶化引发的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环境健康问题,整合多种技术包括原位表征、同位素示踪、非靶标识别、健康风险诊断、模型分析,开展地下水中关键污染物的识别溯源、迁移转化及健康效应研究,为地下水质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相关知识
第二届饮水与健康高峰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食品安全与健康新高地——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山东预防医学会疾病防治多学科诊疗分会2024年年会、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儿童脑瘫康复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精神康复与物理治疗大会与协会年会同期举行,聚焦精神心理学科建设
首届中国妇女儿童健康医学科技大会在长沙召开
中国健康饮水课题研讨会召开 聚焦水源保护、节水护水、健康饮水等主题
第三届世界中联国际健康旅游大会召开
第二届饮水与健康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首届环境与健康论坛暨Environment & Health新刊发布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第八届特殊食品大会——院士论坛暨第三届功能食品与营养健康会议在温州召开
网址: 聚焦地下水安全,2024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地下水质与健康”分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882.html